“眷眄情無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眷眄情無恨”全詩
三年為郡吏,一半許山居。
酒熟心相待,詩來手自書。
庾樓春好醉,明日且回車。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山中酬江州崔使君見寄》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山中酬江州崔使君見寄》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眷眄情無恨,優容禮有余。
三年為郡吏,一半許山居。
酒熟心相待,詩來手自書。
庾樓春好醉,明日且回車。
中文譯文:
眷戀的眼神中沒有怨恨,優雅的容貌中有過剩的禮儀。
三年來擔任郡吏,有一半的時間居住在山中。
等酒熟了,心情相互期待,寫詩的時候親手書寫。
在庾樓上,春天非常美好,明天將回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江州崔使君的回信。崔使君似乎寄給白居易一些東西,表達了對他的眷戀之情。白居易在回信中表達了自己對崔使君的深情厚意。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崔使君的美好品質,他的眼神中沒有怨恨,而他的容貌中卻有過剩的禮儀,顯示了他的溫文爾雅和高尚的品性。
接下來的兩句描寫了白居易的生活情況。他作為郡吏已經在這個地方工作了三年,其中有一半的時間是在山中度過的。這表明白居易喜歡山中的生活,享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下面兩句表達了白居易對崔使君的期待和心情。當酒熟時,他們相互期待相聚,而當他寫詩的時候,他親自動手書寫,表達了他對崔使君的真摯情感。
最后兩句是白居易的告別之辭。他在庾樓上,欣賞著美好的春天,心情愉悅,喜歡醉生夢死的日子。但他也意識到明天必須離開,回到原來的地方。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白居易對崔使君的深情厚意和對山中生活的喜愛。同時,通過詩中的離別和期待,也表達了作者對生活變遷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期許。這首詩充滿了真摯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現了白居易獨特的詩人情懷。
“眷眄情無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chóu jiāng zhōu cuī shǐ jūn jiàn jì
山中酬江州崔使君見寄
juàn miǎn qíng wú hèn, yōu róng lǐ yǒu yú.
眷眄情無恨,優容禮有余。
sān nián wèi jùn lì, yī bàn xǔ shān jū.
三年為郡吏,一半許山居。
jiǔ shú xīn xiāng dài, shī lái shǒu zì shū.
酒熟心相待,詩來手自書。
yǔ lóu chūn hǎo zuì, míng rì qiě huí chē.
庾樓春好醉,明日且回車。
“眷眄情無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