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郭荷花三十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繞郭荷花三十里”全詩
繞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樹一千株。
夢兒亭古傳名謝,教妓樓新道姓蘇。
[州西靈隱山上有夢謝亭,即是杜明浦夢謝靈運之所,因名客兒也。
蘇小小本錢塘妓人也。
]
獨有使君年太老,風光不稱白髭須。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余杭形勝》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余杭形勝》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余杭形勝四方無,州傍青山縣枕湖。
繞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樹一千株。
夢兒亭古傳名謝,教妓樓新道姓蘇。
[州西靈隱山上有夢謝亭,即是杜明浦夢謝靈運之所,因名客兒也。蘇小小本錢塘妓人也。]
獨有使君年太老,風光不稱白髭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余杭地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致。白居易以余杭的形勝之地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和城市景色,表達了對美景的贊美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懷。
詩的開頭,白居易寫道:“余杭形勝四方無”,意思是余杭的景色優美迷人,周圍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媲美。余杭位于州城旁邊,靠近青山,緊鄰湖泊,形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
接下來,他描繪了余杭城郭周圍盛開的荷花和城中擁有的成千上萬的松樹。荷花繞城郭盛開,綿延三十里,給城市增添了一片美麗的景色。城內的松樹也多達一千株,為城市帶來了獨特的氛圍。
詩的下半部分提到了夢兒亭和教妓樓。夢兒亭是古代傳說中杜明浦夢見了謝靈運的地方,因此得名。教妓樓則是新近新建的一座樓,樓上的妓女姓蘇。這里描繪了余杭的人文風景和歷史傳承。
最后兩句表達了白居易對年事已高的使君的感嘆。使君雖然年紀老邁,但他的風采和景色并不遜色于他年輕時的美麗。通過這兩句,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
整首詩以余杭的山水和人文景觀為背景,展示了白居易細膩的描繪能力和對美景的贊美之情。同時,通過對使君年老的描寫,也體現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深刻思考。
“繞郭荷花三十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háng xíng shèng
余杭形勝
yú háng xíng shèng sì fāng wú, zhōu bàng qīng shān xiàn zhěn hú.
余杭形勝四方無,州傍青山縣枕湖。
rào guō hé huā sān shí lǐ, fú chéng sōng shù yī qiān zhū.
繞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樹一千株。
mèng ér tíng gǔ chuán míng xiè, jiào jì lóu xīn dào xìng sū.
夢兒亭古傳名謝,教妓樓新道姓蘇。
zhōu xī líng yǐn shān shàng yǒu mèng xiè tíng, jí shì dù míng pǔ mèng xiè líng yùn zhī suǒ,
[州西靈隱山上有夢謝亭,即是杜明浦夢謝靈運之所,
yīn míng kè ér yě.
因名客兒也。
sū xiǎo xiǎo běn qián táng jì rén yě.
蘇小小本錢塘妓人也。
]
dú yǒu shǐ jūn nián tài lǎo, fēng guāng bù chēng bái zī xū.
獨有使君年太老,風光不稱白髭須。
“繞郭荷花三十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