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忽烏來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忽烏來止”全詩
故人錦帳郎,聞烏笑相視。
疑烏報消息,望我歸鄉里。
我歸應待烏頭白,慚愧元郎誤歡喜。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答元郎中、楊員外喜烏見寄 四十四字成·》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元郎中、楊員外喜烏見寄 四十四字成·》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宮鴛鴦地,何忽烏來止?
故人錦帳郎,聞烏笑相視。
疑烏報消息,望我歸鄉里。
我歸應待烏頭白,慚愧元郎誤歡喜。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故事,其中有兩位角色,元郎中和楊員外。在南宮的鴛鴦地,一只烏鴉突然停在了那里。元郎中是白居易的朋友,而楊員外則是另一個人。詩人聽到烏鴉的笑聲,仿佛烏鴉在傳遞一些消息給自己,期望他能回到自己的家鄉。詩人表示,他會在烏鴉變白的時候回去,因為他對元郎中和楊員外對他的喜愛感到愧疚,他不希望他們因為自己的缺席而失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簡短而富有意味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朋友的愧疚之情。詩中的南宮鴛鴦地象征著美好的家鄉,而突然出現的烏鴉則是一種象征,代表著詩人內心深處對歸鄉的渴望。烏鴉的笑聲被詩人解讀為對他的消息和希望,讓他更加堅定了回鄉的決心。
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愧疚之情,他意識到自己的缺席可能會讓朋友們失望。他承諾,在烏鴉變白的時候回去,這是一種意味深長的表達方式。烏鴉變白是一個難以實現的奇跡,詩人用這種方式來暗示他對朋友們的深深感激和愧疚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短的四十四字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意境,展示了白居易獨特的才華和藝術魅力。通過運用象征手法和富有韻律的表達方式,詩人成功地將自己的情感傳達給讀者,讓人們沉浸在對家鄉和友情的思考和體驗之中。
“何忽烏來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yuán láng zhōng yáng yuán wài xǐ wū jiàn jì sì shí sì zì chéng
答元郎中、楊員外喜烏見寄 四十四字成·
nán gōng yuān yāng dì, hé hū wū lái zhǐ?
南宮鴛鴦地,何忽烏來止?
gù rén jǐn zhàng láng, wén wū xiào xiāng shì.
故人錦帳郎,聞烏笑相視。
yí wū bào xiāo xī, wàng wǒ guī xiāng lǐ.
疑烏報消息,望我歸鄉里。
wǒ guī yīng dài wū tóu bái, cán kuì yuán láng wù huān xǐ.
我歸應待烏頭白,慚愧元郎誤歡喜。
“何忽烏來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