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采鸞仙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共采鸞仙侶”全詩
向青瑣、隙中偷覰。
元來便是,共采鸞仙侶。
方見了,管須低聲說與。
百子流蘇,千枝寶炬。
人間有、洞房煙霧。
春來何事,故拋人別處。
坐望斷,樓中遠山歸路。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殢人嬌》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殢人嬌》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一場離別的情景,并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
以下是《殢人嬌》的中文譯文:
別駕來時,燈火熒煌無數。
向青瑣、隙中偷窺。
原來是為了見到那共采的鳳凰仙子。
方才看到了,不禁低聲說出來。
百子流蘇,千枝寶炬。
人間有著洞房內的煙霧。
春天來了,為何要離開此地。
坐著眺望,樓中遠山指引回家的路。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別離時的心情。首先,詩人描述了別駕到來時燈光的明亮,暗示了別離之前的快樂和溫馨的氛圍。隨后,詩人以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自己偷偷觀察到的景象,即鳳凰仙子的美麗。這里的鳳凰仙子可以理解為詩人的愛人或親密的伴侶。詩人看到她后,不禁低聲贊嘆。接下來,詩人用“百子流蘇”和“千枝寶炬”來形容洞房內的煙霧,營造了一種神秘而溫暖的氛圍,暗示了二人的幸福生活。
然而,詩人在描述春天來臨時的離別,表達了他離開這個美好環境的遺憾和不舍。最后,詩人坐在樓中眺望遠山,思念遠方的歸路,這里可以理解為他思念著遠離的愛人或家人。
整首詩詞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在別離時的復雜情感。它揭示了人們在離別時的內心矛盾和思念之情,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期待。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蘇軾對人生離別的深刻思考和情感體驗。
“共采鸞仙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ì rén jiāo
殢人嬌
bié jià lái shí, dēng huǒ yíng huáng wú shù.
別駕來時,燈火熒煌無數。
xiàng qīng suǒ xì zhōng tōu qū.
向青瑣、隙中偷覰。
yuán lái biàn shì, gòng cǎi luán xiān lǚ.
元來便是,共采鸞仙侶。
fāng jiàn le, guǎn xū dī shēng shuō yǔ.
方見了,管須低聲說與。
bǎi zǐ liú sū, qiān zhī bǎo jù.
百子流蘇,千枝寶炬。
rén jiān yǒu dòng fáng yān wù.
人間有、洞房煙霧。
chūn lái hé shì, gù pāo rén bié chù.
春來何事,故拋人別處。
zuò wàng duàn, lóu zhōng yuǎn shān guī lù.
坐望斷,樓中遠山歸路。
“共采鸞仙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