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常端冕作咸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奉常端冕作咸韶”全詩
誰惜異材蒙徑寸,自慚枯枿借凌霄。
光風泛泛初浮水,紅糝離離欲綴條。
后日一樽何處共,奉常端冕作咸韶。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再和》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和》
衰遲何幸得同朝,
溫勁如君合珥貂。
誰惜異材蒙徑寸,
自慚枯枿借凌霄。
光風泛泛初浮水,
紅糝離離欲綴條。
后日一樽何處共,
奉常端冕作咸韶。
中文譯文:
衰老之人何幸能夠與你共處同一朝代,
你溫和而有力,如同佩戴著珍貴的貂皮。
誰會珍惜我這個才能不凡的人,只有一寸的路程,
我自愧不如枯了的樹枝,能借助清晨的霞光。
輕柔的風輕輕拂過水面,
紅色的花粉在空中飛舞,欲要綴滿枝條。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會在哪里共同分享一瓶酒,
你將會身著端冕,成為偉大的君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作品,表達了對與友人相聚的渴望和對自己才能的自嘲。詩中的"衰遲"指的是自己年老衰弱,"溫勁如君合珥貂"形容友人溫和而有力,就像佩戴著昂貴的貂皮飾物一樣。作者自稱異材,表示自己才能出眾,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他以自己與枯枝相比,自愧不如,希望能借助一點光明來提升自己的境地。
詩中的"光風泛泛初浮水,紅糝離離欲綴條"描繪了清晨的景色,輕風拂過水面,紅色的花粉在空中飛舞,預示著新的一天的開始。最后兩句表達了對與友人共享美好時光的期待,友人將會成為偉大的君王,而作者也希望能與他一起分享美酒。
整首詩情感真摯,充滿自嘲和對友情的向往。作者在年老衰弱之際,以自己與友人的對比來表達對友誼的珍視和對自身處境的自嘲,同時也展現了對未來美好時光的期待。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清晨的景色和作者的內心感受,表達了對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現了蘇軾獨特的情感表達和寫景手法。
“奉常端冕作咸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hé
再和
shuāi chí hé xìng de tóng cháo, wēn jìn rú jūn hé ěr diāo.
衰遲何幸得同朝,溫勁如君合珥貂。
shuí xī yì cái méng jìng cùn, zì cán kū niè jiè líng xiāo.
誰惜異材蒙徑寸,自慚枯枿借凌霄。
guāng fēng fàn fàn chū fú shuǐ, hóng sǎn lí lí yù zhuì tiáo.
光風泛泛初浮水,紅糝離離欲綴條。
hòu rì yī zūn hé chǔ gòng, fèng cháng duān miǎn zuò xián sháo.
后日一樽何處共,奉常端冕作咸韶。
“奉常端冕作咸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