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江清更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蠻江清更鮮”全詩
故鄉飄已遠,往意浩無邊。
錦水細不見,蠻江清更鮮。
奔騰過佛腳,曠蕩造平川。
野市有禪客,釣臺尋暮煙。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是日期鄉僧宗一,會別釣魚臺下。
?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初發嘉州》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發嘉州》是蘇軾所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他離開故鄉初次踏上旅途的情景。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初發嘉州
朝發鼓闐闐,西風獵畫旃。
故鄉飄已遠,往意浩無邊。
錦水細不見,蠻江清更鮮。
奔騰過佛腳,曠蕩造平川。
野市有禪客,釣臺尋暮煙。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這首詩以蘇軾離開故鄉初次踏上旅途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未知旅途的期待。
詩詞的譯文如下:
清晨出發,鼓聲陣陣。
西風吹拂著獵人的旗幟。
故鄉已經漸行漸遠,前方的景象無邊無際。
錦繡的水面看不見,蠻荒的江水更加清澈明亮。
奔騰的江水繞過佛像的腳下,廣闊的平川呈現在眼前。
野市上有一位禪客,釣臺上飄蕩著夕陽的煙霧。
我們約定好先到達,久久地站在潺潺的水邊。
這首詩以蘇軾離開故鄉的情景為背景,描繪了他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遠方的向往和未知的探索。清晨的鼓聲和西風的吹拂,營造了一種旅行的氛圍。故鄉漸行漸遠,給人一種離別之情,同時也帶來了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錦繡的水面和清澈的蠻江,形象地描繪了旅途中的美景,奔騰的江水和廣闊的平川給人一種壯闊的感覺。詩末的禪客和釣臺,透露出一種寧靜和寂寞的意境,同時也預示了作者與他人的相聚。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營造出一種旅行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未知旅途的向往和對相聚的期待。
“蠻江清更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fā jiā zhōu
初發嘉州
cháo fā gǔ tián tián, xī fēng liè huà zhān.
朝發鼓闐闐,西風獵畫旃。
gù xiāng piāo yǐ yuǎn, wǎng yì hào wú biān.
故鄉飄已遠,往意浩無邊。
jǐn shuǐ xì bú jiàn, mán jiāng qīng gèng xiān.
錦水細不見,蠻江清更鮮。
bēn téng guò fú jiǎo, kuàng dàng zào píng chuān.
奔騰過佛腳,曠蕩造平川。
yě shì yǒu chán kè, diào tái xún mù yān.
野市有禪客,釣臺尋暮煙。
xiāng qī dìng xiān dào, jiǔ lì shuǐ chán chán.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 shì rì qī xiāng sēng zōng yī, huì bié diào yú tái xià.
?是日期鄉僧宗一,會別釣魚臺下。
?
?
“蠻江清更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