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田雖浪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荒田雖浪莽”全詩
下隰種粳稌,東原蒔棗栗。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許乞。
好竹不難栽,但恐鞭橫逸。
仍須卜佳處,規以安我室。
家僮燒枯草,走報暗井出。
一飽未敢期,瓢飲已可必。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東坡八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坡八首》是蘇軾的作品,描寫了他在荒田中種植糧食和果樹的生活情景,以及他對家庭生活的向往和期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荒田雖浪莽,高庳各有適。
盡管荒田草木叢生,但每塊高土堆都有適合種植的農作物。
下隰種粳稌,東原蒔棗栗。
在下游的隰地種植著優質的稻谷,東原地區種植著棗樹和栗子。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許乞。
江南地區有一位來自蜀地的士人,他希望能夠得到桑樹和果樹。
好竹不難栽,但恐鞭橫逸。
種植好的竹子并不難,但是擔心竹鞭生長過快而難以控制。
仍須卜佳處,規以安我室。
依然需要選擇一個好地方,規劃好我的住宅,以保障我的家庭安寧。
家僮燒枯草,走報暗井出。
家中仆人燒著枯草,從地下的井中取水。
一飽未敢期,瓢飲已可必。
雖然不敢奢望一頓飽飯,但已經可以用瓢喝飲料。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自給自足農耕生活的向往和對家庭安寧的渴望。他在荒田中努力種植糧食和果樹,為了滿足家庭的需要。他關注著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選擇適合種植的地方,并且擔心竹子的生長速度過快。詩中還描繪了家中仆人的勞作場景,他們燒枯草取水,雖然生活仍然艱辛,但已經能夠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整首詩詞透露出作者對簡樸生活的追求和對家庭幸福的溫暖期望。
“荒田雖浪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pō bā shǒu
東坡八首
huāng tián suī làng mǎng, gāo bì gè yǒu shì.
荒田雖浪莽,高庳各有適。
xià xí zhǒng jīng tú, dōng yuán shí zǎo lì.
下隰種粳稌,東原蒔棗栗。
jiāng nán yǒu shǔ shì, sāng guǒ yǐ xǔ qǐ.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許乞。
hǎo zhú bù nán zāi, dàn kǒng biān héng yì.
好竹不難栽,但恐鞭橫逸。
réng xū bo jiā chù, guī yǐ ān wǒ shì.
仍須卜佳處,規以安我室。
jiā tóng shāo kū cǎo, zǒu bào àn jǐng chū.
家僮燒枯草,走報暗井出。
yī bǎo wèi gǎn qī, piáo yǐn yǐ kě bì.
一飽未敢期,瓢飲已可必。
“荒田雖浪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