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觴酒命童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觴酒命童仆”全詩
輕車尋絕壑,孤棹入清流。
乘化欲安命,息交還絕游。
琴書樂三徑,老矣亦何求。
分類: 歸去來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歸去來集字十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歸去來集字十首》是蘇軾的詩作,描繪了他對于歸隱田園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觴酒命童仆,言歸無復留。
輕車尋絕壑,孤棹入清流。
乘化欲安命,息交還絕游。
琴書樂三徑,老矣亦何求。
詩意: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于歸隱田園生活的向往。他通過描述一系列場景,表達了對繁華世界的厭倦和對自然、寧靜生活的追求。詩人希望能夠擺脫現實的紛擾,回歸自然,過上平靜而安寧的生活。
賞析:
首句“觴酒命童仆,言歸無復留。”表達了詩人要舉杯告別朝廷宴會的意愿,他不再留連于世俗的繁華,決心要歸隱田園。觴酒象征著宴會和繁忙的社交活動,而命童仆為自己斟酒,則意味著要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
接下來的兩句“輕車尋絕壑,孤棹入清流。”描繪了詩人離開塵囂,駕著輕車尋找絕跡的幽靜之地,坐船進入清澈的流水之中,尋求安靜與寧謐。
第四句“乘化欲安命,息交還絕游。”表達了詩人想要借助自然的力量,達到寧靜的目的。他希望能夠順應自然的變化,以達到內心的安定。同時,他也愿意斷絕與他人的交往,專注于自己的隱居生活。
最后兩句“琴書樂三徑,老矣亦何求。”表明詩人在歸隱田園后,將以琴曲和書籍為伴,享受簡樸的生活。他認為即使年老,也不再有其他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于歸隱生活的向往,他表達了對繁華世界的厭倦和對自然寧靜的追求,同時也表現出對自由自在、平靜生活的向往和心境的深沉。這首詩在宋代文人的隱逸詩中具有代表性地位,展示了蘇軾獨特的人生觀和對自然的熱愛。
“觴酒命童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ī qù lái jí zì shí shǒu
歸去來集字十首
shāng jiǔ mìng tóng pú, yán guī wú fù liú.
觴酒命童仆,言歸無復留。
qīng chē xún jué hè, gū zhào rù qīng liú.
輕車尋絕壑,孤棹入清流。
chéng huà yù ān mìng, xī jiāo huán jué yóu.
乘化欲安命,息交還絕游。
qín shū lè sān jìng, lǎo yǐ yì hé qiú.
琴書樂三徑,老矣亦何求。
“觴酒命童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