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充踐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與國充踐更”全詩
復生五丈夫,戢戢丁欲成。
歸田了門戶,與國充踐更。
普兒初學語,玉骨開天庭。
淮老如鶴雛,破殼已長鳴。
舉酒屬千里,一歡愧凡情。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陶飲酒二十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陶飲酒二十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嘵嘵六男子,
弦誦各一經。
復生五丈夫,
戢戢丁欲成。
這里的“嘵嘵六男子”指的是六個年輕人,他們各自彈奏著古琴,吟誦著各自的經書。接著提到“復生五丈夫”,指的是另外五位年長的男子,他們戒備謹慎,渴望取得成就。
歸田了門戶,
與國充踐更。
普兒初學語,
玉骨開天庭。
這里描述了這些人的歸家和成就。他們回到了自己的家園,充實了國家的事業。其中的“普兒初學語,玉骨開天庭”表示普兒(可能指的是普通人)開始學習發言,表達自己的見解,展示出了他們的才華。
淮老如鶴雛,
破殼已長鳴。
舉酒屬千里,
一歡愧凡情。
這里是對一個人的描述,稱他為“淮老”。他像是一只年輕的小鶴,已經離開了鶴蛋,并且開始啼叫。他舉起酒杯向千里之外的朋友們致意,但他感到自己的歡樂和興奮與尋常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群年輕人在音樂和學問上的努力,以及一位老者在智慧和社交上的成就,表達了對于知識、才華和人生的追求。作者蘇軾通過對不同人物的刻畫,展示了他們的成長和進步,同時也暗示了自己對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詩詞以輕松愉快的語調,細膩而又富有意味地描繪了人們的奮斗和追求,體現了蘇軾對于自身和他人的激勵和贊美。
“與國充踐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yǐn jiǔ èr shí shǒu
和陶飲酒二十首
xiāo xiāo liù nán zǐ, xián sòng gè yī jīng.
嘵嘵六男子,弦誦各一經。
fù shēng wǔ zhàng fū, jí jí dīng yù chéng.
復生五丈夫,戢戢丁欲成。
guī tián le mén hù, yǔ guó chōng jiàn gèng.
歸田了門戶,與國充踐更。
pǔ ér chū xué yǔ, yù gǔ kāi tiān tíng.
普兒初學語,玉骨開天庭。
huái lǎo rú hè chú, pò ké yǐ cháng míng.
淮老如鶴雛,破殼已長鳴。
jǔ jiǔ shǔ qiān lǐ, yī huān kuì fán qíng.
舉酒屬千里,一歡愧凡情。
“與國充踐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