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楯諸郎空雨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陛楯諸郎空雨立”出自宋代蘇軾的《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bì dùn zhū láng kōng yǔ lì,詩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陛楯諸郎空雨立”全詩
《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
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沾講舌乾。
陛楯諸郎空雨立,故應慚悔不儒冠。
陛楯諸郎空雨立,故應慚悔不儒冠。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原題】:
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繼入侍,次韻絕句四首,各述所懷
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繼入侍,次韻絕句四首,各述所懷
“陛楯諸郎空雨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ì yǐ qù suì chūn xià, shì lì ěr yīng, ér qiū dōng zhī jiāo, zi yóu
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
shàng zūn chū pò zǎo cháo hán, míng wǎn réng zhān jiǎng shé gān.
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沾講舌乾。
bì dùn zhū láng kōng yǔ lì, gù yīng cán huǐ bù rú guān.
陛楯諸郎空雨立,故應慚悔不儒冠。
“陛楯諸郎空雨立”平仄韻腳
拼音:bì dùn zhū láng kōng yǔ lì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陛楯諸郎空雨立”的相關詩句
“陛楯諸郎空雨立”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陛楯諸郎空雨立”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陛楯諸郎空雨立”出自蘇軾的 《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