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起意先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起意先改”全詩
君従何處看,得此無人態。
無乃槁木形,人禽兩自在。
北風振枯葦,微雪落璀璀。
慘淡云水昏,晶熒沙礫碎。
弋人悵何慕,一舉渺江海。
眾禽事紛爭,野雁獨閑潔。
徐行意自得,俯仰苦有節。
我衰寄江湖,老伴雜鵝鴨。
作書問陳子,曉景畫苕霅。
依依聚圓沙,稍稍動斜月。
先鳴獨鼓翅,吹亂蘆花雪。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高郵陳直躬處士畫雁二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高郵陳直躬處士畫雁二首》是蘇軾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野雁的景象,并以此抒發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詩詞中的第一首描述了野雁在見到人時的反應。它們并不急于飛走,而是在觀察人的動靜。作者說野雁的態度讓人感到獨特和無人相似,它們的姿態既不像木頭那樣僵硬,也不像人和其他動物那樣忙碌和爭斗。北風吹動著干枯的蘆葦,微小的雪花飄落,天空昏暗,水面陰沉,砂礫碎裂。這些景象給人一種凄涼和混亂的感覺。
第二首詩詞中,作者表達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狀態。他說自己已經衰老,寄居在江湖之間,伴隨著各種鳥類,像鵝和鴨這樣的動物作為老伴。他寫信問陳子(陳直躬)的近況,同時描繪了清晨的景色以及自己所畫的苕霅(一種植物)。詩中提到聚在圓形的沙灘上,微微動搖的斜月。野雁先鳴起飛,撲打著蘆花和雪花。
整首詩詞以描寫野雁為主線,通過對野雁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對自身生活的思考。詩中充滿了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自己時光流轉和生活狀態的感慨。通過對野雁和自然景物的描繪,體現了蘇軾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思考。
“未起意先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āo yóu chén zhí gōng chǔ shì huà yàn èr shǒu
高郵陳直躬處士畫雁二首
yě yàn jiàn rén shí, wèi qǐ yì xiān gǎi.
野雁見人時,未起意先改。
jūn cóng hé chǔ kàn, dé cǐ wú rén tài.
君従何處看,得此無人態。
wú nǎi gǎo mù xíng, rén qín liǎng zì zài.
無乃槁木形,人禽兩自在。
běi fēng zhèn kū wěi, wēi xuě luò cuǐ cuǐ.
北風振枯葦,微雪落璀璀。
cǎn dàn yún shuǐ hūn, jīng yíng shā lì suì.
慘淡云水昏,晶熒沙礫碎。
yì rén chàng hé mù, yī jǔ miǎo jiāng hǎi.
弋人悵何慕,一舉渺江海。
zhòng qín shì fēn zhēng, yě yàn dú xián jié.
眾禽事紛爭,野雁獨閑潔。
xú xíng yì zì dé, fǔ yǎng kǔ yǒu jié.
徐行意自得,俯仰苦有節。
wǒ shuāi jì jiāng hú, lǎo bàn zá é yā.
我衰寄江湖,老伴雜鵝鴨。
zuò shū wèn chén zi, xiǎo jǐng huà sháo zhà.
作書問陳子,曉景畫苕霅。
yī yī jù yuán shā, shāo shāo dòng xié yuè.
依依聚圓沙,稍稍動斜月。
xiān míng dú gǔ chì, chuī luàn lú huā xuě.
先鳴獨鼓翅,吹亂蘆花雪。
“未起意先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