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誰能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酒誰能勸”全詩
未能逐什一,安敢摶九萬。
常恐樗櫟身,坐纏冠蓋蔓。
受恩如負債,粗報乃焚券。
但知眠牛衣,寧免刺虎圈。
清風來既雨,新稻香可飯。
紫螯應已肥,白酒誰能勸。
君今崔蔡手,政比張趙健。
三公行可致,一語先自獻。
幸推江湖心,適我魚鳥愿。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穆父新涼》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穆父新涼》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家中妻兒稱呼我,外出任職卻怨恨。
未能追隨什一制度,怎敢參與九萬官僚。
常常擔心自己的身份,坐著的冠蓋被蔓生盤繞。
受到恩惠就像欠債一樣,粗糙地回報卻將債券燒掉。
只知道眠在牛皮上,不愿被虎扇圈困住。
清風帶來了雨水,新稻散發著香氣可作飯食。
螃蟹已經肥美,誰能勸得動我喝白酒。
你今天掌握了崔蔡的權柄,政績比得上張趙的健康。
三公職位可以爭取到,但我首先要奉獻一番話語。
幸運地推動著江湖的心,滿足了我作為魚鳥的愿望。
詩意和賞析:
《和穆父新涼》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在官場中的遭遇和內心的感慨。詩中描繪了蘇軾在家中受到妻兒的呼喚、在官場上受到猿猴和鶴鳥的嫉妒。他并未能夠追隨什一制度(宋代的一種官員選拔制度),也沒有能力參與到龐大的官僚體系中。他常常擔心自己的身份地位,感覺像是被紛繁的權力利益所纏繞。他體會到受到恩惠就像欠下了債務,但他卻只能以粗糙的方式回報,甚至將債券燒掉。蘇軾表達了自己對權力斗爭和官場虛偽的厭惡之情。
然而,蘇軾并不希望深陷于權力的漩渦之中。他希望能夠保持純樸和自由,像牛一樣眠在簡樸的牛皮上,而不愿被虎扇困住。他渴望自然的清風和雨水,渴望新稻散發的香氣,他享受簡單而自由的生活。他提到螃蟹肥美,白酒美味,表示自己可以享受物質的快樂,但他也意識到這些享受并不能真正滿足內心的渴望。
最后幾句詩中,蘇軾談及政治權力。他提到掌握崔蔡權柄的人,表示他們在政績上能與張趙相比。他認為這些官員或許可以在官場中取得一些成就,但他自己更愿意奉獻一番話語,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愿望。他感激自己能夠推動江湖的心,實現了作為魚鳥的愿望,意味著他保持了對自由和真實的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對官場生活和個人心境的對比,展現了蘇軾對權力斗爭的疲憊和對自由、純樸生活的向往。他通過描繪自然的景物和簡單的物質享受,表達了對虛偽權力的鄙視,并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真實追求。這首詩詞既有對社會現實的批判,也展示了詩人對自由和真實的向往,體現了蘇軾獨特的思想和審美觀。
“白酒誰能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mù fù xīn liáng
和穆父新涼
jiā jū qī ér hào, chū shì yuán hè yuàn.
家居妻兒號,出仕猿鶴怨。
wèi néng zhú shén yī, ān gǎn tuán jiǔ wàn.
未能逐什一,安敢摶九萬。
cháng kǒng chū lì shēn, zuò chán guān gài màn.
常恐樗櫟身,坐纏冠蓋蔓。
shòu ēn rú fù zhài, cū bào nǎi fén quàn.
受恩如負債,粗報乃焚券。
dàn zhī mián niú yī, níng miǎn cì hǔ quān.
但知眠牛衣,寧免刺虎圈。
qīng fēng lái jì yǔ, xīn dào xiāng kě fàn.
清風來既雨,新稻香可飯。
zǐ áo yīng yǐ féi, bái jiǔ shuí néng quàn.
紫螯應已肥,白酒誰能勸。
jūn jīn cuī cài shǒu, zhèng bǐ zhāng zhào jiàn.
君今崔蔡手,政比張趙健。
sān gōng xíng kě zhì, yī yǔ xiān zì xiàn.
三公行可致,一語先自獻。
xìng tuī jiāng hú xīn, shì wǒ yú niǎo yuàn.
幸推江湖心,適我魚鳥愿。
“白酒誰能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