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朝日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知朝日開”全詩
亂山橫翠幛,落月淡孤燈。
奔走煩郵吏,安閑愧老僧。
再游應眷眷,聊亦記吾曾。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太白山下早行至橫渠鎮書崇壽院壁》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白山下早行至橫渠鎮書崇壽院壁》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馬上續殘夢,不知朝日開。
亂山橫翠幛,落月淡孤燈。
奔走煩郵吏,安閑愧老僧。
再游應眷眷,聊亦記吾曾。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軾清晨離開太白山下、行至橫渠鎮的場景。他在早晨醒來后馬上繼續了未盡的夢境,不知道朝陽已經升起。周圍的山巒猶如繡帷般交錯,清翠欲滴。月亮已經淡淡地西落,只有一盞孤燈還在燃燒。郵吏匆匆忙忙地奔走,而蘇軾卻羨慕老僧的閑適安寧。再次游覽這里,他應該會懷念過去的時光,也會記住此刻的景象。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筆觸描繪了清晨的景色和心境。詩中使用了許多意象,通過描繪山巒、月亮和燈火的變化,展現了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整首詩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閑適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的感慨和對過去經歷的懷念之情。
詩中的"亂山橫翠幛"形容山巒交錯,猶如一幅繡帷,給人以美好的視覺感受。"落月淡孤燈"則描繪了夜晚的靜謐,月亮逐漸西落,只有一盞孤燈還在燃燒,給人以寂寥之感。通過這些景物的描繪,蘇軾傳遞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詩的結尾"再游應眷眷,聊亦記吾曾"表達了蘇軾再次游覽這個地方時的情感。他對此地的景物和過去的回憶都將深深地銘記在心中。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自然、對過去時光的思考和感慨,展現了他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時光流轉的深刻感悟。
“不知朝日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bái shān xià zǎo xíng zhì héng qú zhèn shū chóng shòu yuàn bì
太白山下早行至橫渠鎮書崇壽院壁
mǎ shàng xù cán mèng, bù zhī cháo rì kāi.
馬上續殘夢,不知朝日開。
luàn shān héng cuì zhàng, luò yuè dàn gū dēng.
亂山橫翠幛,落月淡孤燈。
bēn zǒu fán yóu lì, ān xián kuì lǎo sēng.
奔走煩郵吏,安閑愧老僧。
zài yóu yīng juàn juàn, liáo yì jì wú céng.
再游應眷眷,聊亦記吾曾。
“不知朝日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