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烏何必戀山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棲烏何必戀山林”全詩
道人偶愛山水故,縱步不知湖嶺深。
空巖已禮百千相,曹溪更欲瞻遺像。
要知水味孰冷暖,始信夢時非幻妄。
袖中忽出貝葉書,中有璧月綴星珠。
人間勝絕略已遍,匡廬南嶺并西湖。
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橫秋水。
誦師佳句說南屏,瘴云應逐秋風靡。
胡為只作十日歡,杖策復尋歸路難。
留師筍蕨不足道,悵望荔子何時丹。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贈曇秀》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曇秀》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白云出山初無心,
棲烏何必戀山林。
道人偶愛山水故,
縱步不知湖嶺深。
空巖已禮百千相,
曹溪更欲瞻遺像。
要知水味孰冷暖,
始信夢時非幻妄。
袖中忽出貝葉書,
中有璧月綴星珠。
人間勝絕略已遍,
匡廬南嶺并西湖。
西湖北望三千里,
大堤冉冉橫秋水。
誦師佳句說南屏,
瘴云應逐秋風靡。
胡為只作十日歡,
杖策復尋歸路難。
留師筍蕨不足道,
悵望荔子何時丹。
詩意和賞析:
《贈曇秀》以描繪自然山水景色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為主題。詩人蘇軾通過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寫,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嘆,以及對人生短暫和離別之情的思考。
詩的開篇描繪了初升的白云和棲息在山林中的烏鴉,表達了它們無拘無束的自然狀態。接著,詩人提到一個道人(指佛教僧人),他對山水景色有著深厚的情感。然而,詩人認為這種情感并不需要過于執著于山林,因為真正的山水之美并不在于外在形式,而是在于內心的體悟。詩人提到自己走過的高山險嶺,并表達了對佛教祖庭曹溪的向往,希望能夠親眼見到佛教的先賢遺像,以加深對佛法的理解。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文勝地,表達了對人間世事的感慨。他提到了西湖的美景,形容西湖北望可達三千里,大堤橫跨秋水,展現出壯麗的景色。詩人引用了佳句,表達了對文化和藝術的欣賞。然而,他也對人生的短暫和離別之情進行了思考,認為歡愉只能持續十日,然后就要面臨歸途的艱難。詩人留戀山水之美,但也感嘆自己留下來的只是些許不足道的筍蕨,期待著將來荔子變成紅色。
整首詩詞以自然山水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和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和人世短暫的思考。他認為真正的美與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物質追求,而是在于內心的體悟和對人生的思考。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同時也反映了他對離別和短暫的人生的深刻思考。
“棲烏何必戀山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tán xiù
贈曇秀
bái yún chū shān chū wú xīn, qī wū hé bì liàn shān lín.
白云出山初無心,棲烏何必戀山林。
dào rén ǒu ài shān shuǐ gù, zòng bù bù zhī hú lǐng shēn.
道人偶愛山水故,縱步不知湖嶺深。
kōng yán yǐ lǐ bǎi qiān xiāng, cáo xī gèng yù zhān yí xiàng.
空巖已禮百千相,曹溪更欲瞻遺像。
yào zhī shuǐ wèi shú lěng nuǎn, shǐ xìn mèng shí fēi huàn wàng.
要知水味孰冷暖,始信夢時非幻妄。
xiù zhōng hū chū bèi yè shū, zhōng yǒu bì yuè zhuì xīng zhū.
袖中忽出貝葉書,中有璧月綴星珠。
rén jiān shèng jué lüè yǐ biàn, kuāng lú nán lǐng bìng xī hú.
人間勝絕略已遍,匡廬南嶺并西湖。
xī hú běi wàng sān qiān lǐ, dà dī rǎn rǎn héng qiū shuǐ.
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橫秋水。
sòng shī jiā jù shuō nán píng, zhàng yún yīng zhú qiū fēng mǐ.
誦師佳句說南屏,瘴云應逐秋風靡。
hú wéi zhǐ zuò shí rì huān, zhàng cè fù xún guī lù nán.
胡為只作十日歡,杖策復尋歸路難。
liú shī sǔn jué bù zú dào, chàng wàng lì zi hé shí dān.
留師筍蕨不足道,悵望荔子何時丹。
“棲烏何必戀山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