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同舟詩滿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上同舟詩滿篋”全詩
未成報國慚書劍,豈不懷歸畏友朋。
官舍度秋驚歲晚,寺樓見雪與誰登。
遙知讀易東窗下,車馬敲門定不應。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
江上同舟詩滿篋,
鄭西分馬涕垂膺。
未成報國慚書劍,
豈不懷歸畏友朋。
官舍度秋驚歲晚,
寺樓見雪與誰登。
遙知讀易東窗下,
車馬敲門定不應。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懷念自己的弟弟蘇轍的作品,表達了對兄弟之情的思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感慨。蘇軾在詩中回顧了與蘇轍一起度過的時光,以及自己的官場生涯和友情之重要。
賞析:
這首詩詞以九月二十日微雪為背景,通過回憶和思考,表達了蘇軾對蘇轍的深深懷念。下面對每一節的賞析進行解讀:
第一節描述了蘇軾和蘇轍在同一船上創作詩詞的情景,蘇軾寫滿了滿滿一篋的詩作。這里通過江上同舟的情景,展現了蘇軾的才華和創作熱情。
第二節以鄭西分馬為象征,表達了蘇軾對蘇轍早逝的悲痛之情。分馬是唐代詩人杜甫的故事,意味著離別和傷感。蘇軾的淚水流淌,表達了他內心的痛苦和悲傷。
第三節提到蘇軾未能實現報國之志,感到慚愧自己的劍和書未能成就功業。這里表達了蘇軾對自己官場生涯的失望和自責。
第四節表達了蘇軾對歸鄉的向往和對友情的珍視。他懷念與友朋共度的時光,同時也畏懼離別和分別。
第五節以官舍度秋和歲晚為背景,表達了歲月的流逝和時光的不可逆轉。蘇軾感到驚訝歲月已經晚了,而自己的官職和榮耀已經遠去。
第六節是在寺樓中看到雪的景象,這里雪象征著歲月的變遷和冷漠,蘇軾不禁思考自己的人生和友情的真實性。
最后一節表達了蘇軾對蘇轍的懷念和思念,他知道蘇轍現在在東窗下讀易經,但他也明白自己的車馬敲門已經不會有回應,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兄弟之間永遠的隔閡。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個人情感和對逝去時光的思考,表達了蘇軾對兄弟之情的懷念和對友情的珍視,同時也抒發了對官場生涯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江上同舟詩滿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yuè èr shí rì wēi xuě, huái zi yóu dì èr shǒu
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
jiāng shàng tóng zhōu shī mǎn qiè, zhèng xī fēn mǎ tì chuí yīng.
江上同舟詩滿篋,鄭西分馬涕垂膺。
wèi chéng bào guó cán shū jiàn, qǐ bù huái guī wèi yǒu péng.
未成報國慚書劍,豈不懷歸畏友朋。
guān shě dù qiū jīng suì wǎn, sì lóu jiàn xuě yǔ shuí dēng.
官舍度秋驚歲晚,寺樓見雪與誰登。
yáo zhī dú yì dōng chuāng xià, chē mǎ qiāo mén dìng bù yīng.
遙知讀易東窗下,車馬敲門定不應。
“江上同舟詩滿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