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王中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年王中令”全詩
市人與鴉鵲,浩浩同一聲。
此閣幾何高,何人之所營。
側身送落日,引手攀飛星。
當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
寫真留閣下,鐵面眼有棱。
身強八九尺,與閣兩崢嶸。
古人雖暴恣,作事今世驚。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勝。
曷不觀此閣,其人勇且英。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真興寺閣》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真興寺閣》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高聳的寺廟閣樓,以及與之相伴的山川、城郭、市井人群和鳥鳴聲。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山川與城郭,漠漠同一形。
市人與鴉鵲,浩浩同一聲。
此閣幾何高,何人之所營。
側身送落日,引手攀飛星。
當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
寫真留閣下,鐵面眼有棱。
身強八九尺,與閣兩崢嶸。
古人雖暴恣,作事今世驚。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勝。
曷不觀此閣,其人勇且英。
詩意:
這首詩詞以真興寺閣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川、城郭、市井人群和鳥鳴聲等元素,傳達了作者對壯麗景色和人們的勇敢精神的贊美。詩人表達了對這座高聳的寺廟閣樓的贊嘆之情,以及對斫木南山的王中令(古代官員)的敬佩。同時,詩人也思考了自己在文學創作中的困境,感嘆登上這樣高聳的閣樓都讓人喘不過氣來,而自己又如何能在文學上超越前人。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筆觸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從描繪的內容來看,詩人通過山川、城郭、市井人群和鳥鳴聲的描寫,將寺廟閣樓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幅壯麗的畫面。詩中提到的市井人群和鴉鵲的聲音,與山川、城郭的景色相互呼應,展示了生活的繁忙和自然的和諧共存。
詩中的真興寺閣被贊美為高聳的建筑,詩人對其高度和壯麗程度表示贊嘆,并思考這座閣樓是由何人所建。隨后,詩人描繪了側身觀賞落日和伸手觸摸飛星的場景,以表達對美的追求和超越塵世的渴望。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斫木南山的王中令,表達了對這位官員的敬佩之情。王中令鐵面眼有棱的描寫,展現了他的剛毅和果敢。而詩人則以自己身強八九尺與閣樓的崢嶸相對照,表達了對自己在文學創作中的困境和挑戰。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思考了自己在文學創作中的處境。詩人認為即使登上高聳的閣樓,也會讓人喘不過氣來,而自己又如何能在文學上超越前人。這種自我反思和自我懷疑使整首詩增添了一層思考和深度。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景色和人物的描繪,展示了蘇軾對壯麗景色和人們的勇敢精神的贊美。他通過對真興寺閣的贊嘆和對斫木南山的王中令的敬佩,表達了對高聳建筑和堅韌品質的欽佩之情。同時,詩人也思考了自己在文學創作中的困境和挑戰,展現了他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和對前人成就的敬畏。整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感悟和思考,將壯麗景色、人物品質和自我反思融合在一起,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贊美之情。
“當年王中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 xìng sì gé
真興寺閣
shān chuān yǔ chéng guō, mò mò tóng yī xíng.
山川與城郭,漠漠同一形。
shì rén yǔ yā què, hào hào tóng yī shēng.
市人與鴉鵲,浩浩同一聲。
cǐ gé jǐ hé gāo, hé rén zhī suǒ yíng.
此閣幾何高,何人之所營。
cè shēn sòng luò rì, yǐn shǒu pān fēi xīng.
側身送落日,引手攀飛星。
dāng nián wáng zhōng lìng, zhuó mù nán shān chēng.
當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
xiě zhēn liú gé xià, tiě miàn yǎn yǒu léng.
寫真留閣下,鐵面眼有棱。
shēn qiáng bā jiǔ chǐ, yǔ gé liǎng zhēng róng.
身強八九尺,與閣兩崢嶸。
gǔ rén suī bào zì, zuò shì jīn shì jīng.
古人雖暴恣,作事今世驚。
dēng zhě shàng ya chuǎn, zuò zhě hé yǐ shèng.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勝。
hé bù guān cǐ gé, qí rén yǒng qiě yīng.
曷不觀此閣,其人勇且英。
“當年王中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