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盡空余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祿盡空余壽”全詩
此間道路熟,徑到無何有。
身心兩不見,息息安且久。
睡蛇本亦無,何用鉤與手。
神凝疑夜禪,體適劇卯酒。
我生有定數,祿盡空余壽。
枯楊下飛花,膏澤回衰朽。
謂我此為覺,物至了不受。
謂我今方夢,此心初不垢。
非夢亦非覺,請問希夷叟。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午窗坐睡》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午窗坐睡》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蒲團盤兩膝,竹幾閣雙肘。
我坐在午后的窗前,蒲團盤在雙膝上,雙肘撐在竹幾上。
此間道路熟,徑到無何有。
我熟悉這里的道路,徑直通向無盡虛無。
身心兩不見,息息安且久。
身體和心靈都消失不見,安詳而久遠。
睡蛇本亦無,何用鉤與手。
即使是睡眠中的蛇也沒有存在,何必用鉤和手。
神凝疑夜禪,體適劇卯酒。
我的精神凝聚,仿佛夜晚的禪修,身體舒適像劇烈的卯時飲酒。
我生有定數,祿盡空余壽。
我生命注定有限,祿位已盡,只剩下空余的壽命。
枯楊下飛花,膏澤回衰朽。
枯萎的楊樹下飄落花瓣,滋潤的恩澤回歸腐朽衰敗。
謂我此為覺,物至了不受。
稱呼此時的我為覺者,物體來到了卻不受我感知。
謂我今方夢,此心初不垢。
稱呼此刻的我為夢者,而我的心靈初次不再被玷污。
非夢亦非覺,請問希夷叟。
既非夢境亦非清醒,我請教你,希夷叟。
詩詞《午窗坐睡》表達了詩人蘇軾對于人生和存在的思考。詩中描述了他在午后靜坐窗前,身心消失不見,融入了一種超越現實世界的狀態。他質疑夢境和清醒之間的界限,感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衰敗和消逝,他抒發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逝去的感慨。整首詩詞抽象而深邃,意境優美,表達了對于人生真實與虛幻、存在與虛無之間關系的思索。
“祿盡空余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chuāng zuò shuì
午窗坐睡
pú tuán pán liǎng xī, zhú jǐ gé shuāng zhǒu.
蒲團盤兩膝,竹幾閣雙肘。
cǐ jiān dào lù shú, jìng dào wú hé yǒu.
此間道路熟,徑到無何有。
shēn xīn liǎng bú jiàn, xī xī ān qiě jiǔ.
身心兩不見,息息安且久。
shuì shé běn yì wú, hé yòng gōu yǔ shǒu.
睡蛇本亦無,何用鉤與手。
shén níng yí yè chán, tǐ shì jù mǎo jiǔ.
神凝疑夜禪,體適劇卯酒。
wǒ shēng yǒu dìng shù, lù jǐn kòng yú shòu.
我生有定數,祿盡空余壽。
kū yáng xià fēi huā, gào zé huí shuāi xiǔ.
枯楊下飛花,膏澤回衰朽。
wèi wǒ cǐ wèi jué, wù zhì liǎo bù shòu.
謂我此為覺,物至了不受。
wèi wǒ jīn fāng mèng, cǐ xīn chū bù gòu.
謂我今方夢,此心初不垢。
fēi mèng yì fēi jué, qǐng wèn xī yí sǒu.
非夢亦非覺,請問希夷叟。
“祿盡空余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