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載飄然未可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十載飄然未可期”全詩
門前惡語誰傳去,醉後狂歌自不知。
刺舌君今猶未戒,灸眉吾亦更何辭。
相從痛飲無余事,正是春容最好時。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劉貢父見余歌詞數首,以詩見戲,聊次其韻》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劉貢父見余歌詞數首,以詩見戲,聊次其韻》是蘇軾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載飄然未可期,
那堪重作看花詩。
門前惡語誰傳去,
醉后狂歌自不知。
刺舌君今猶未戒,
灸眉吾亦更何辭。
相從痛飲無余事,
正是春容最好時。
詩意:
這首詩是蘇軾寫給劉貢父的,劉貢父之前看過蘇軾的歌詞,現在再看蘇軾的詩,可以算是順便領略一下其韻味。蘇軾表達了自己對于詩歌創作的困惑和思考,以及對于社交場合的坦然態度。
賞析:
蘇軾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對于詩歌創作的反思。他說自己飄忽不定的十年來,無法預料自己的未來,因此對于再次寫看花的詩感到無從下筆。他感嘆自己在門前所受的惡語傳播出去,但自己在醉后狂歌時卻不自知。這里可以看出蘇軾對于社交場合中流言蜚語的無奈和對于自我的批判。
接下來,蘇軾提到了刺舌和灸眉,這是指他自己和劉貢父都曾經受過皇帝的責備和懲罰。然而,盡管他們受到了痛苦的懲罰,卻仍然愿意一起痛飲。這表明他們對于友情的珍視和對于人生的豁達。最后一句“正是春容最好時”則表達了對于春天美好景色的贊美,也可以理解為對于生活美好時光的珍惜。
總的來說,這首詩展示了蘇軾對于詩歌創作和社交環境的思考,以及對于友情和美好時光的珍視。它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體現了蘇軾獨特的詩意和才華。
“十載飄然未可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gòng fù jiàn yú gē cí shù shǒu, yǐ shī jiàn xì, liáo cì qí yùn
劉貢父見余歌詞數首,以詩見戲,聊次其韻
shí zài piāo rán wèi kě qī, nà kān zhòng zuò kàn huā shī.
十載飄然未可期,那堪重作看花詩。
mén qián è yǔ shuí chuán qù, zuì hòu kuáng gē zì bù zhī.
門前惡語誰傳去,醉後狂歌自不知。
cì shé jūn jīn yóu wèi jiè, jiǔ méi wú yì gèng hé cí.
刺舌君今猶未戒,灸眉吾亦更何辭。
xiāng cóng tòng yǐn wú yú shì, zhèng shì chūn róng zuì hǎo shí.
相從痛飲無余事,正是春容最好時。
“十載飄然未可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