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聞暗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依依聞暗香”全詩
籃輿湖上歸,春風吹面涼。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蒼蒼。
清吟雜夢寐,得句旋已忘。
尚記梨花村,依依聞暗香。
入城定何時,賓客半在亡。
睡眼忽驚矍,繁燈鬧河塘。
市人拍手笑,狀如失林aa14。
始悟山野姿,異趣難自強。
人生安為樂,吾策殊未良。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湖上夜歸》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上夜歸》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述了夜晚從湖上歸家的情景,并抒發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迷茫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我飲不盡器,半酣尤味長。
籃輿湖上歸,春風吹面涼。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蒼蒼。
清吟雜夢寐,得句旋已忘。
尚記梨花村,依依聞暗香。
入城定何時,賓客半在亡。
睡眼忽驚矍,繁燈鬧河塘。
市人拍手笑,狀如失林。
始悟山野姿,異趣難自強。
人生安為樂,吾策殊未良。
詩意和賞析:
《湖上夜歸》描繪了詩人夜晚從湖上乘籃輿歸家的情景。詩人飲酒半醉,感受著酒的余味久長,湖上的春風吹拂著他的面頰,帶來清涼的感覺。當他行至孤山西時,夜色已經深沉。這時,他清吟詩句,腦海中涌現出各種雜亂的夢境,然而稍縱即逝,詩句又已忘記。
詩中提到的梨花村是一個令詩人懷念的地方,他仍能聞到梨花的幽香。詩人思考著何時能回到城中,卻發現許多親朋好友已經離世,只剩下一些賓客尚在世間。在疲憊的狀態下,他的睡眼突然驚醒,周圍的燈火熙熙攘攘,繁華的市井拍手歡笑,詩人的狀態猶如迷失在茫茫林中。
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野的欣賞與人間繁華的難以自強之間的矛盾。詩人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快樂所在,他認為自己的人生策略尚未明確,仍然存在迷茫和困惑。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湖上歸家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繁華世界的疑惑。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湖水、春風、山野等,以及對人生的思索,展現了蘇軾獨特的感慨和情感。
“依依聞暗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shàng yè guī
湖上夜歸
wǒ yǐn bù jìn qì, bàn hān yóu wèi zhǎng.
我飲不盡器,半酣尤味長。
lán yú hú shàng guī, chūn fēng chuī miàn liáng.
籃輿湖上歸,春風吹面涼。
xíng dào gū shān xī, yè sè yǐ cāng cāng.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蒼蒼。
qīng yín zá mèng mèi, dé jù xuán yǐ wàng.
清吟雜夢寐,得句旋已忘。
shàng jì lí huā cūn, yī yī wén àn xiāng.
尚記梨花村,依依聞暗香。
rù chéng dìng hé shí, bīn kè bàn zài wáng.
入城定何時,賓客半在亡。
shuì yǎn hū jīng jué, fán dēng nào hé táng.
睡眼忽驚矍,繁燈鬧河塘。
shì rén pāi shǒu xiào, zhuàng rú shī lín aa14.
市人拍手笑,狀如失林aa14。
shǐ wù shān yě zī, yì qù nán zì qiáng.
始悟山野姿,異趣難自強。
rén shēng ān wéi lè, wú cè shū wèi liáng.
人生安為樂,吾策殊未良。
“依依聞暗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