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辭相送到黃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辭相送到黃州”全詩
一夜東風吹石裂,半隨飛雪渡關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梅花二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梅花二首》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春天中梅花的美麗景色,表達了詩人在幽谷中尋覓慰藉的心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梅花二首》
春來幽谷水潺潺,
的皪梅花草棘間。
一夜東風吹石裂,
半隨飛雪渡關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
開自無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
不辭相送到黃州。
中文譯文:
春天來臨,幽谷中的水聲悠揚,
梅花在草叢和荊棘中傲然綻放。
一夜東風吹來,石頭也裂開了,
梅花有些隨著飛雪越過關山。
有誰會舉起酒杯慰藉深幽的心靈,
自娛自樂卻更加憂愁。
幸好有清澈的溪水蜿蜒三百曲,
它們不辭辛勞地相送我到了黃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中梅花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感慨。詩中以幽谷的水聲、梅花的傲然和東風的石裂為主要意象,展示了春天的到來和梅花的堅韌不屈。
首節描繪了春天中幽谷的靜謐景色,潺潺的水聲與幽谷的寧靜相映成趣,給人以寧靜和安詳的感受。梅花在草叢和荊棘中盛開,以其獨特的美麗和堅韌的品質,展示了生命的堅強和頑強。
第二節中,東風一夜之間吹來,不僅使石頭裂開,也帶來了飛雪。這種景象揭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變化,同時也暗喻著詩人內心的動蕩和沖突。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慨。詩人問道,有誰會舉起酒杯來慰藉內心的孤獨和憂愁?他認為自娛自樂只會更加增加內心的苦悶。
最后兩句詩,詩人提到了清澈的溪水,它蜿蜒曲折,數目達到三百,不辭辛勞地將詩人送到黃州。這里的清溪可以理解為朋友或者詩人的知己,他們一同分享著生活的艱辛和憂愁,給予了詩人一種無私的陪伴和安慰。
整首詩詞以梅花為主題,通過描繪梅花的美麗和堅韌,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慰藉的渴望。它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力量,又抒發了人們在世俗中的迷惘和無奈。整首詩詞情感平和,意境優美,展示了蘇軾對自然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感悟。它通過梅花的形象,表達了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并呼喚著人們在困境中尋找慰藉和希望的力量。
“不辭相送到黃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i huā èr shǒu
梅花二首
chūn lái yōu gǔ shuǐ chán chán, de lì méi huā cǎo jí jiān.
春來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間。
yī yè dōng fēng chuī shí liè, bàn suí fēi xuě dù guān shān.
一夜東風吹石裂,半隨飛雪渡關山。
hé rén bǎ jiǔ wèi shēn yōu, kāi zì wú liáo luò gèng chóu.
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
xìng yǒu qīng xī sān bǎi qū, bù cí xiāng sòng dào huáng zhōu.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
“不辭相送到黃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