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業經文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德業經文武”全詩
嗟余后死者,猶及老成人。
德業經文武,風流表縉紳。
空余行樂地,處處泣遺民。
再世忠清德,三朝翼贊勛。
功成不歸國,就訪敢忘君。
舊學嚴詩律,余威靖塞氛。
何當繼韓奕,故吏總能文。
西第開東閣,初筵點后塵。
笙歌邀白發,燈火樂青春。
扶路三更罷,回頭一夢新。
賦詩猶墨濕,把卷獨沾巾。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韓康公挽詞三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韓康公挽詞三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故國非喬木,興王有世臣。
嗟余后死者,猶及老成人。
德業經文武,風流表縉紳。
空余行樂地,處處泣遺民。
德高行廣的王室能夠興起,不是靠單純的喬木,而是靠有才干的臣子。可惜我已經去世,卻仍然感嘆這些后來的人才,甚至超過了老成有智慧的人。他們以德行和才能統領文武之道,展示出風流瀟灑的風采,成為社會名流的代表。然而,我卻只能在空蕩蕩的樂園中,到處為遺民的困境而悲泣。
再世忠清德,三朝翼贊勛。
功成不歸國,就訪敢忘君。
舊學嚴詩律,余威靖塞氛。
何當繼韓奕,故吏總能文。
如果有來世,我將繼續忠誠,持清廉之德,為國家效力,稱頌三朝的功勛。盡管功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我卻無法回國,只能追尋那些敢于忘記我的人。過去學習嚴格的詩歌規律,我的威望使得那些不守規矩的人感到恐懼。我希望有人能夠繼承我的事業,成為像我一樣的忠誠官員,使得國家的文化得以傳承。
西第開東閣,初筵點后塵。
笙歌邀白發,燈火樂青春。
扶路三更罷,回頭一夢新。
賦詩猶墨濕,把卷獨沾巾。
在西院開設東閣,初次宴會上點燃了以前的塵埃。笙歌邀請著年邁的人,燈火照亮著青春的歡樂。在夜深人靜中結束了一段旅程,回首間仿佛做了一個新的夢。寫詩的心情仍然濃烈,墨濕的筆卷仍在手中。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故國境況的思念,對后來的才俊的贊賞,以及對自己功業的總結和對繼任者的期望。通過描繪宴會的場景,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詞情感深沉而又豪情萬丈,展示了蘇軾對社會和國家的關切,同時也表達了他自己的個人情感和志向。
“德業經文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kāng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韓康公挽詞三首
gù guó fēi qiáo mù, xìng wáng yǒu shì chén.
故國非喬木,興王有世臣。
jiē yú hòu sǐ zhě, yóu jí lǎo chéng rén.
嗟余后死者,猶及老成人。
dé yè jīng wén wǔ, fēng liú biǎo jìn shēn.
德業經文武,風流表縉紳。
kòng yú xíng lè dì, chǔ chù qì yí mín.
空余行樂地,處處泣遺民。
zài shì zhōng qīng dé, sān cháo yì zàn xūn.
再世忠清德,三朝翼贊勛。
gōng chéng bù guī guó, jiù fǎng gǎn wàng jūn.
功成不歸國,就訪敢忘君。
jiù xué yán shī lǜ, yú wēi jìng sāi fēn.
舊學嚴詩律,余威靖塞氛。
hé dāng jì hán yì, gù lì zǒng néng wén.
何當繼韓奕,故吏總能文。
xī dì kāi dōng gé, chū yán diǎn hòu chén.
西第開東閣,初筵點后塵。
shēng gē yāo bái fà, dēng huǒ lè qīng chūn.
笙歌邀白發,燈火樂青春。
fú lù sān gēng bà, huí tóu yī mèng xīn.
扶路三更罷,回頭一夢新。
fù shī yóu mò shī, bǎ juǎn dú zhān jīn.
賦詩猶墨濕,把卷獨沾巾。
“德業經文武”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