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學憐君太瘦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苦學憐君太瘦生”全詩
早衰怪我遽如許,苦學憐君太瘦生。
茅屋擬歸田二頃,金丹終掃雪千莖。
何人更似蘇司業,和遍新詩滿洛城。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答頓起二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答頓起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秦與漢京相比,十二年前我們曾在古寺共同留下題字。我早年衰老,怪我自己過于匆忙;你苦學苦思,我為你的消瘦而感到心疼。我計劃住進一幢茅屋,歸田務農;你卻堅持修煉金丹,將來終能拋開一切煩惱。無論如何,還有誰能與蘇司業相比呢?你的新詩已經遍布滿洛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友人頓起的回應,同時也展現了他自己的心境。詩人首先比較了東秦與漢京兩地的景象,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他自嘲地說自己過早地衰老,認為這是自己過于匆忙的結果。與此同時,他心疼友人因為苦學而變得消瘦。然后,蘇軾表達了自己的計劃,即住進一幢茅屋,過上簡樸的田園生活;而頓起則堅持修煉金丹,追求更高的境界。最后,蘇軾以自己的身份和才華自豪地說,沒有人能夠與蘇司業相比,指出友人的新詩已經廣為流傳于洛陽城。
這首詩詞流露出蘇軾對友人的關心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示了他自己的人生態度。他對友人的苦學表示同情和贊賞,同時表達了自己過去匆忙所帶來的懊悔。他計劃過上簡樸的田園生活,與友人的修煉金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后,他以自己的身份和才華自豪地說,沒有人能與他相提并論,顯示出自信和豪情。整首詩詞通過對友人和自身的對比,展現了不同人生選擇和態度的反思,同時也表達了對友情和人生的珍視。
“苦學憐君太瘦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dá dùn qǐ èr shǒu
次韻答頓起二首
shí èr dōng qín bǐ hàn jīng, qù nián gǔ sì gòng tí míng.
十二東秦比漢京,去年古寺共題名。
zǎo shuāi guài wǒ jù rú xǔ, kǔ xué lián jūn tài shòu shēng.
早衰怪我遽如許,苦學憐君太瘦生。
máo wū nǐ guī tián èr qǐng, jīn dān zhōng sǎo xuě qiān jīng.
茅屋擬歸田二頃,金丹終掃雪千莖。
hé rén gèng shì sū sī yè, hé biàn xīn shī mǎn luò chéng.
何人更似蘇司業,和遍新詩滿洛城。
“苦學憐君太瘦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