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棄萬事勿復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撥棄萬事勿復談”全詩
吟詩寫字有底忙,未脫多生宿塵垢。
不蒙譏訶子厚疾,反更刻畫無鹽丑。
征西自有家雞肥,太白應驚飯山瘦。
與君相従知幾日,東風待得花開否。
撥棄萬事勿復談,百觚之后那辭酒。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答孔周翰求書與詩》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孔周翰求書與詩》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身閑曷不長閉口,
天寒正好深藏手。
吟詩寫字有底忙,
未脫多生宿塵垢。
中文譯文:
為何身體閑散卻不停止言談,
寒冷的天氣正好讓人把手藏在袖子里。
吟詩作文有許多事情要做,
還沒有擺脫多年來積攢的塵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的生活狀態和心境。他在詩中提到自己不愿意閉口無言,即使身體閑散。這表明他對言辭表達和文學創作的熱情無法抑制。蘇軾接著描述了天氣寒冷,以及自己將手藏在袖子里的情景,這可能是在描繪冬日的寒冷世界,也可以被視為他在隱喻自己內心的冷淡和沉默。
接下來,蘇軾提到他忙于吟詠詩詞和寫作,意味著他在文學創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他還提到自己未能完全擺脫多年來積攢的塵垢,暗示了他對自己文學成就的自我批評,認為自己的作品中仍然存在一些瑕疵和不足。這種自我反思和自我要求反映了蘇軾對自己的高度追求和對文學的專注。
最后兩句詩中,蘇軾提到了自己在西征時家中的豐盛,以及對太白山瘦弱景象的驚訝。這可能是在表達他對自然景觀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流露出蘇軾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執著,同時也透露出他對自己作品的自我評價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考,展現了蘇軾作為文人的獨特視角和感受。
“撥棄萬事勿復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kǒng zhōu hàn qiú shū yǔ shī
答孔周翰求書與詩
shēn xián hé bù zhǎng bì kǒu, tiān hán zhèng hǎo shēn cáng shǒu.
身閑曷不長閉口,天寒正好深藏手。
yín shī xiě zì yǒu dǐ máng, wèi tuō duō shēng sù chén gòu.
吟詩寫字有底忙,未脫多生宿塵垢。
bù méng jī hē zǐ hòu jí, fǎn gèng kè huà wú yán chǒu.
不蒙譏訶子厚疾,反更刻畫無鹽丑。
zhēng xī zì yǒu jiā jī féi, tài bái yīng jīng fàn shān shòu.
征西自有家雞肥,太白應驚飯山瘦。
yǔ jūn xiāng cóng zhī jǐ rì, dōng fēng dài de huā kāi fǒu.
與君相従知幾日,東風待得花開否。
bō qì wàn shì wù fù tán, bǎi gū zhī hòu nà cí jiǔ.
撥棄萬事勿復談,百觚之后那辭酒。
“撥棄萬事勿復談”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