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香遍滿東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隨香遍滿東南”全詩
不是聞思所及,且令鼻觀先參。
萬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斕斑。
一炷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閑。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黃魯直燒香二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黃魯直燒香二首》是蘇軾在宋代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四句燒香偈子,
隨香遍滿東南。
不是聞思所及,
且令鼻觀先參。
萬卷明窗小字,
眼花只有斑斑。
一炷煙消火冷,
半生身老心閑。
詩意:
這首詩詞由兩首燒香偈子組成,表達了對燒香儀式的思考和感悟。作者通過描述燒香的過程和感受,抒發了自己對人生和世俗事物的深思和解脫的心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燒香為主題,通過燒香的過程和感官體驗,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世俗事物的思考。首句“四句燒香偈子,隨香遍滿東南”描繪了燒香的場景,香煙彌漫,遍布東南大地,呈現了一種廣泛的宗教儀式。接下來的兩句“不是聞思所及,且令鼻觀先參”表達了燒香并非只是一種感官的體驗,而是要通過鼻觀先于思維,超越理性的認知,進入更深層次的體驗。
接下來的兩句“萬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斑斑”可能指的是作者對書籍和知識的反思。明窗下的書卷雖然眾多,但眼睛卻只能看到斑斑點點,這可能是在表達人類對于知識的有限理解和有限視野。這種有限性在燒香的體驗面前顯得更加微不足道。
最后兩句“一炷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閑”則表達了蘇軾對于人生的領悟。一炷香煙燒完,火變冷,象征著生命的短暫和無常。在面對生命的有限和歲月的流逝時,作者逐漸體悟到內心的寧靜和淡然。他漸漸擺脫了世俗的紛擾和欲望的困擾,心境變得寧靜而自在。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燒香的象征意義,探討了人生、知識和心境的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于超越世俗的追求和內心的平靜。同時,詩詞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和比喻手法,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隨香遍滿東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uáng lǔ zhí shāo xiāng èr shǒu
和黃魯直燒香二首
sì jù shāo xiāng jì zi, suí xiāng biàn mǎn dōng nán.
四句燒香偈子,隨香遍滿東南。
bú shì wén sī suǒ jí, qiě lìng bí guān xiān cān.
不是聞思所及,且令鼻觀先參。
wàn juǎn míng chuāng xiǎo zì, yǎn huā zhǐ yǒu lán bān.
萬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斕斑。
yī zhù yān xiāo huǒ lěng, bàn shēng shēn lǎo xīn xián.
一炷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閑。
“隨香遍滿東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