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觀滄海過東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憶觀滄海過東萊”全詩
奉引拾遺叨侍従,思歸少傅羨朱陳。
衰年壯觀空驚目,險韻清詩苦斗新。
最后數篇君莫厭,扌壽殘椒桂有余辛。
憶觀滄海過東萊,日照三山迤邐開。
桂觀飛樓凌霧起,仙幢寶蓋拂天來。
不聞宮漏催晨箭,但覺檐陰轉古槐。
供奉清班非老處,會稽何日乞方回。
(時方闕會稽守。
)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再和〔二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和〔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眼花錯莫鬢霜勻,
病馬羸騶只自塵。
奉引拾遺叨侍従,
思歸少傅羨朱陳。
衰年壯觀空驚目,
險韻清詩苦斗新。
最后數篇君莫厭,
扌壽殘椒桂有余辛。
憶觀滄海過東萊,
日照三山迤邐開。
桂觀飛樓凌霧起,
仙幢寶蓋拂天來。
不聞宮漏催晨箭,
但覺檐陰轉古槐。
供奉清班非老處,
會稽何日乞方回。(時方闕會稽守。)
詩詞中的中文譯文如下:
眼花錯亂,鬢發上有霜悉數齊整,
病馬瘦弱,只有它自身的塵土。
奉引拾遺,擔任侍従之職,
思念歸鄉,羨慕朱陳少傅。
年歲漸衰,壯麗的景色令人驚嘆不已,
險峻的韻味,清新的詩句,苦苦斗爭創新。
最后幾篇詩作,請君勿厭棄,
手壽已殘,香料和桂皮僅有微余的辛香。
回憶觀賞滄海時,曾經經過東萊,
陽光照耀下,三座山峰蜿蜒開啟。
桂觀飛樓凌霧而起,
仙幢寶蓋拂過天空降臨。
聽不到宮殿的鐘漏催促早晨的箭,
只感到屋檐的陰影轉動,古老的槐樹。
供奉清班的位置并非老去之處,
何時才能回到會稽?(當時會稽守位于空缺之中。)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于歲月流逝、衰老的感慨,同時也抒發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創作的堅持。詩中描繪了眼花、鬢發有霜的年邁形象,以及病弱的馬只能在自己的塵土中度日。蘇軾以自己的經歷來表達對歸鄉的思念,羨慕少傅朱陳能夠回到故鄉。他用壯麗的景色、險峻的韻味和清新的詩句來形容自己的作品,表達了創作的艱辛和對創新的執著。詩的最后部分,則是蘇軾回憶起過去觀賞滄海和山峰的美景,描繪了桂觀飛樓、仙幢寶蓋等奇妙的景象。他感嘆時光流轉,安慰自己不要畏懼衰老,仍然能夠在創作中保持獨特的風采。最后,他希望能夠回到會稽,重返清班的位置,繼續從事文學創作。整首詩詞雖然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文譯文:
眼睛花了,不知錯亂,鬢發上的霜勻齊,
病馬瘦弱,只有自己的塵土。
奉引拾遺,時常擔任侍從之職,
思念歸鄉,羨慕朱陳少傅。
衰老的歲月,壯麗的景色空悲懼,
險峻的韻味,清新的詩句苦苦斗新。
最后幾篇,請君勿厭棄,
手壽已殘,辣椒和桂皮還有余香。
回憶觀賞滄海,經過東萊,
陽光照耀下,三座山峰蜿蜒開。
桂觀飛樓凌霧起,
仙幢寶蓋拂天而來。
聽不到宮殿的鐘漏催晨箭,
只感到屋檐的陰影轉古槐。
供奉清班非老去之處,
會稽何日乞方回。(時方闕會稽守。)
詩意和賞析:
《再和〔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詩詞,表達了對歲月流逝、衰老的感慨,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創作的堅持。
詩的第一首描述了自己眼花和鬢發有霜的老態,以及病馬的瘦弱,表現了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衰老。蘇軾在擔任官職期間曾奉引拾遺,同時也思念家鄉,羨慕朱陳少傅能夠回到故鄉的自在。
第二首詩以桂觀飛樓、仙幢寶蓋等奇妙景象描繪了蘇軾過去觀賞滄海和山峰的美景。他感嘆時光流轉,安慰自己不要畏懼衰老,仍然能夠在創作中保持獨特的風采。最后,他希望能夠回到會稽,重返清班的位置,繼續從事文學創作。
整首詩描繪了歲月流逝、衰老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時表達了對創作的堅持和對回歸故鄉的渴望。蘇軾以細膩的描寫和感性的情感表達了自己的心境,展現了他作為一位文人的獨特視角和才情。
“憶觀滄海過東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hé èr shǒu
再和〔二首〕
yǎn huā cuò mò bìn shuāng yún, bìng mǎ léi zōu zhǐ zì chén.
眼花錯莫鬢霜勻,病馬羸騶只自塵。
fèng yǐn shí yí dāo shì cóng, sī guī shǎo fù xiàn zhū chén.
奉引拾遺叨侍従,思歸少傅羨朱陳。
shuāi nián zhuàng guān kōng jīng mù, xiǎn yùn qīng shī kǔ dòu xīn.
衰年壯觀空驚目,險韻清詩苦斗新。
zuì hòu shù piān jūn mò yàn, shou shòu cán jiāo guì yǒu yú xīn.
最后數篇君莫厭,扌壽殘椒桂有余辛。
yì guān cāng hǎi guò dōng lái, rì zhào sān shān yǐ lǐ kāi.
憶觀滄海過東萊,日照三山迤邐開。
guì guān fēi lóu líng wù qǐ, xiān chuáng bǎo gài fú tiān lái.
桂觀飛樓凌霧起,仙幢寶蓋拂天來。
bù wén gōng lòu cuī chén jiàn, dàn jué yán yīn zhuǎn gǔ huái.
不聞宮漏催晨箭,但覺檐陰轉古槐。
gòng fèng qīng bān fēi lǎo chù, kuài jī hé rì qǐ fāng huí.
供奉清班非老處,會稽何日乞方回。
shí fāng quē kuài jī shǒu.
(時方闕會稽守。
)
“憶觀滄海過東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