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我而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顧我而言”全詩
顧我而言,雨泣載零。
子卿白首,當還西京。
遼東萬里,亦歸管寧。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陶答龐參軍六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陶答龐參軍六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擊鼓其鏜,船開櫓鳴。
顧我而言,雨泣載零。
子卿白首,當還西京。
遼東萬里,亦歸管寧。
譯文:
擊鼓聲震天,船只劃開水面響起櫓聲。
回頭看我,雨水滴淚載滿空中。
龐參軍已白發蒼蒼,應當回到西京。
遼東萬里路途遙遠,同樣要回到管寧。
詩意:
這首詩是蘇軾寫給龐參軍陶答的六首回文詩之一。詩中描繪了龐參軍乘船離開的場景,以及蘇軾對他的告別之情。擊鼓聲和船只的劃水聲表現出離別的悲壯氛圍。蘇軾回首看著龐參軍離去,感到心如雨水般滴淚。他表達了龐參軍已經年老,應該返回京城的愿望。最后,詩人提到遼東萬里之遙,也希望陶答能夠回到管寧。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感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龐參軍的離別之情。通過擊鼓聲和船只的劃水聲,詩人營造出離別的悲壯氣氛,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離別的痛苦和悲傷。詩人用雨水滴淚來形容自己的悲傷之情,使詩中的情感更加深刻。在表達了自己的離別之情后,詩人又轉向龐參軍,表達了他應該回到西京的愿望,同時提到了遼東萬里之遙,意味著陶答要經歷漫長的旅程才能回到管寧。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離別中的思念和希望。
“顧我而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dá páng cān jūn liù shǒu
和陶答龐參軍六首
jī gǔ qí tāng, chuán kāi lǔ míng.
擊鼓其鏜,船開櫓鳴。
gù wǒ ér yán, yǔ qì zài líng.
顧我而言,雨泣載零。
zi qīng bái shǒu, dāng hái xī jīng.
子卿白首,當還西京。
liáo dōng wàn lǐ, yì guī guǎn níng.
遼東萬里,亦歸管寧。
“顧我而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