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從父老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步從父老語”全詩
風乎懸瀑下,卻行詠而歸。
仰觀江搖山,俯見月在衣。
步從父老語,有約吾敢違。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新浴覺身輕,
新沐感發稀。
風乎懸瀑下,
卻行詠而歸。
仰觀江搖山,
俯見月在衣。
步從父老語,
有約吾敢違。
詩詞中文譯文:
沐浴之后感覺身體輕盈,
洗頭之后感覺清爽宜人。
在瀑布下吹拂的風中,
一邊漫步一邊吟詠而回家。
抬頭看江水搖曳著山巒,
低頭看月亮掛在天空。
走在父老們的教誨中,
我有約定不敢違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在田園間的閑適和愉悅之情。首先,他沐浴之后感覺身體輕盈,洗頭之后感覺清爽宜人,這表達了他沐浴后煥然一新的感受。
接著,他走到懸崖瀑布下,感受到風吹拂的清涼,這樣的環境讓他情不自禁地吟詠起來。他一邊漫步一邊吟詠,享受詩歌帶來的愉悅和自由。
在走路的過程中,他抬頭仰望江水搖曳的山巒,低頭俯視天空中掛著的明亮月亮。這些景象讓他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宏偉,也讓他沉浸在詩意的境界中。
最后,他提到自己步行時傾聽父老們的教誨,并且有約定不敢違背。這表達了他對傳統文化和智慧的尊重,同時也體現了他作為一個文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感受為主線,展示了蘇軾在田園間的舒適和自由,以及他對傳統文化和家族的敬重。這是一首充滿豪情和自由意志的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與個人情感的交融,表達了蘇軾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步從父老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guī yuán tián jū liù shǒu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xīn yù jué shēn qīng, xīn mù gǎn fā xī.
新浴覺身輕,新沐感發稀。
fēng hū xuán bào xià, què xíng yǒng ér guī.
風乎懸瀑下,卻行詠而歸。
yǎng guān jiāng yáo shān, fǔ jiàn yuè zài yī.
仰觀江搖山,俯見月在衣。
bù cóng fù lǎo yǔ, yǒu yuē wú gǎn wéi.
步從父老語,有約吾敢違。
“步從父老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