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逢商山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逢商山翁”全詩
不逢商山翁,見此野老足。
愿同荔支社,長作雞黍局。
教我同光塵,月固不勝燭。
霜飆散氛祲,廓然似朝旭。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坐倚朱藤杖,
我坐在紅藤枝下,
行歌紫芝曲。
一邊行走,一邊唱著紫芝曲。
不逢商山翁,
可惜未能遇見商山的老人,
見此野老足。
只能看到這些田園里的老人。
愿同荔支社,
我愿與當地的村社一同,
長作雞黍局。
長久地生活在這里,過著簡樸的生活。
教我同光塵,
教會我與塵世共存,
月固不勝燭。
即便明月照耀,也不如蠟燭明亮。
霜飆散氛祲,
寒霜飄散在空氣中,
廓然似朝旭。
它們宛如朝陽一樣明亮。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贊美。他坐在紅藤枝下,行走并唱著紫芝曲,希望能夠與鄉野的老人們共同生活,過上樸素的生活。他認為與塵世共存比追求名利更加重要,就算明月也不如蠟燭明亮。詩中還描繪了寒霜飄散的景象,如同旭日般明亮。整首詩詞透露出一種追求簡樸、向往自然的心境,表達了對純樸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清新的贊美。
“不逢商山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guī yuán tián jū liù shǒu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zuò yǐ zhū téng zhàng, xíng gē zǐ zhī qū.
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
bù féng shāng shān wēng, jiàn cǐ yě lǎo zú.
不逢商山翁,見此野老足。
yuàn tóng lì zhī shè, zhǎng zuò jī shǔ jú.
愿同荔支社,長作雞黍局。
jiào wǒ tóng guāng chén, yuè gù bù shèng zhú.
教我同光塵,月固不勝燭。
shuāng biāo sàn fēn jìn, kuò rán shì cháo xù.
霜飆散氛祲,廓然似朝旭。
“不逢商山翁”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