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君新奪錦標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喜君新奪錦標還”全詩
金罍浮菊催開宴,紅蕊將春待入關。
他日曾陪控禹穴,白頭重見賦南山。
何時共樂升平事,風月笙簫坐夜閑。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鹿鳴宴》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鹿鳴宴》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鹿鳴宴》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連騎思思畫鼓喧,
喜君新奪錦標還。
金罍浮菊催開宴,
紅蕊將春待入關。
他日曾陪控禹穴,
白頭重見賦南山。
何時共樂升平事,
風月笙簫坐夜閑。
詩意:
《鹿鳴宴》描繪了一幅宴會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樂觀、歡樂的生活態度以及對國家興旺和人民安康的期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筆觸展現了歡樂的宴會場景。起首兩句“連騎思思畫鼓喧,喜君新奪錦標還”,描繪了鼓樂聲此起彼伏,喜慶氣氛高漲的場面。接著,“金罍浮菊催開宴,紅蕊將春待入關”,通過宴會上擺滿的金罍和盛開的菊花,表達了宴會的盛大和喜慶,預示著春天的到來。
詩的下半部分,“他日曾陪控禹穴,白頭重見賦南山”,表達了詩人曾經與朋友一起游覽控禹山,如今白發蒼蒼的他們再次相聚,重回南山,在歡樂和閑適的氛圍中欣賞山水之美。最后兩句“何時共樂升平事,風月笙簫坐夜閑”,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安定和人民安康的期望,希望在和平繁榮的環境中共同享受美好的風景和音樂,安享夜晚的寧靜。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宴會場景和表達作者對美好生活和國家興旺的向往,展示了蘇軾豐富的情感和對人生的熱愛。其運用生動的描寫和抒發內心感受的手法,使詩詞充滿了活力和美感,并引發讀者對美好生活的思考和向往。
“喜君新奪錦標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 míng yàn
鹿鳴宴
lián qí sī sī huà gǔ xuān, xǐ jūn xīn duó jǐn biāo hái.
連騎思思畫鼓喧,喜君新奪錦標還。
jīn léi fú jú cuī kāi yàn, hóng ruǐ jiāng chūn dài rù guān.
金罍浮菊催開宴,紅蕊將春待入關。
tā rì céng péi kòng yǔ xué, bái tóu zhòng jiàn fù nán shān.
他日曾陪控禹穴,白頭重見賦南山。
hé shí gòng lè shēng píng shì, fēng yuè shēng xiāo zuò yè xián.
何時共樂升平事,風月笙簫坐夜閑。
“喜君新奪錦標還”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