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交游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時交游內”全詩
當時交游內,未數蔡克兒。
豈無知我者,好爵半已縻。
爭為東閣吏,不顧北山移。
公子表獨立,與世頗異馳。
不辭千里遠,成此一段奇。
蛾眉亦可憐,無奈思餅師。
無人伴客寢,惟有支床龜。
君歸與何人,文字相娛嬉。
持此調張子,一笑當脫頤。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王鞏留別》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次韻王鞏留別》。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去國已八年,故人今有誰。
離開國家已經八年了,故友們現在又有誰在?
當時交游內,未數蔡克兒。
那時候的友誼之中,還沒算上蔡克兒。
豈無知我者,好爵半已縻。
難道沒有了解我的人,爵位半已降低。
爭為東閣吏,不顧北山移。
爭著成為東閣的官吏,不顧北山的遷徙。
公子表獨立,與世頗異馳。
公子們表現得獨立,與世界相比顯得不同尋常。
不辭千里遠,成此一段奇。
不辭千里之遠,創造了這段奇異的經歷。
蛾眉亦可憐,無奈思餅師。
那雙蛾眉也可憐,可惜思念著燒餅師傅。
無人伴客寢,惟有支床龜。
沒有人陪伴我入眠,只有支撐床榻的烏龜。
君歸與何人,文字相娛嬉。
你回去與誰相伴,文字成為你的娛樂。
持此調張子,一笑當脫頤。
拿著這首詩調侃張子,一笑之間即可放松。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離開國家多年后的追思之情。他思念過去的友人,感嘆自己的身份地位下降,曾經爭取官職卻忽略了家鄉的變遷。他看到公子們獨立自主,與世界格格不入,而自己千里迢迢的旅行成為了一段奇異的經歷。他也感嘆自己思念燒餅師傅,但卻無人陪伴他入眠,只有一只烏龜支撐著他的床榻。最后他調侃張子,希望能通過文字交流帶來一笑解脫。
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經歷和感受的描寫,表達了離鄉背井的思鄉之情、友情的淡漠以及對現實的感慨。蘇軾以獨特的感慨和幽默的調侃,展現了他敏銳的觀察力和才華橫溢的文學表達能力。
“當時交游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áng gǒng liú bié
次韻王鞏留別
qù guó yǐ bā nián, gù rén jīn yǒu shuí.
去國已八年,故人今有誰。
dāng shí jiāo yóu nèi, wèi shù cài kè ér.
當時交游內,未數蔡克兒。
qǐ wú zhī wǒ zhě, hǎo jué bàn yǐ mí.
豈無知我者,好爵半已縻。
zhēng wèi dōng gé lì, bù gù běi shān yí.
爭為東閣吏,不顧北山移。
gōng zǐ biǎo dú lì, yǔ shì pō yì chí.
公子表獨立,與世頗異馳。
bù cí qiān lǐ yuǎn, chéng cǐ yī duàn qí.
不辭千里遠,成此一段奇。
é méi yì kě lián, wú nài sī bǐng shī.
蛾眉亦可憐,無奈思餅師。
wú rén bàn kè qǐn, wéi yǒu zhī chuáng guī.
無人伴客寢,惟有支床龜。
jūn guī yǔ hé rén, wén zì xiāng yú xī.
君歸與何人,文字相娛嬉。
chí cǐ diào zhāng zi, yī xiào dāng tuō yí.
持此調張子,一笑當脫頤。
“當時交游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