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今復擬蘇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言今復擬蘇州”全詩
八法舊聞宗長史,五言今復擬蘇州。
筆蹤好在留臺寺,旗隊遙知到石溝。
欲寄鼠須并繭紙,請君章草賦黃樓。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答王定民》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王定民》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展開封卷,銀鉤筆跡光彩照人,
在書末題上了一首更加優美的詩篇。
它以八法的古老傳聞為基礎,
而五言詩如今又被重新擬作蘇州風格。
我的筆跡留在臺寺中,
遠方的旗隊也知道我到達石溝。
如果想寄去一卷鼠須和繭紙,
請你寫篇章草,賦予黃樓以華麗。
詩意:
這首詩是蘇軾給王定民的回信。蘇軾通過描述自己的寫作情況和創作風格,表達了對王定民的謝意和敬意,同時也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和創作的獨特之處。詩中提到了八法,這是古代文人書法中的基本技法,而五言詩則是蘇州地區的典型詩體,蘇軾以此展示了自己的文學造詣和對地方文化的融入。他還表達了對王定民的期待,希望對方能夠回信并以自己的才華回賦一首華麗的章草作品。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蘇軾的創作風格和對王定民的回信。詩中的"開緘奕奕滿銀鉤"形象地表達了蘇軾寫作的興奮和筆跡的鮮明,"書尾題詩語更遒"則強調了他在書末題詩時的創作靈感和才華。通過提到八法和五言詩,蘇軾展示了自己對古代文學傳統的尊重和對地方文化的關注,同時也展示了自己在文學創作上的獨特性。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蘇軾對王定民回信的期待,以及對對方才華的贊賞,給人以一種溫暖而期待的感覺。
整首詩詞簡潔明快,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和對比手法,展示了蘇軾的才華和對文學的熱愛。它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和期待,給人以親切和溫暖的感受。
“五言今復擬蘇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wáng dìng mín
答王定民
kāi jiān yì yì mǎn yín gōu, shū wěi tí shī yǔ gèng qiú.
開緘奕奕滿銀鉤,書尾題詩語更遒。
bā fǎ jiù wén zōng zhǎng shǐ, wǔ yán jīn fù nǐ sū zhōu.
八法舊聞宗長史,五言今復擬蘇州。
bǐ zōng hǎo zài liú tái sì, qí duì yáo zhī dào shí gōu.
筆蹤好在留臺寺,旗隊遙知到石溝。
yù jì shǔ xū bìng jiǎn zhǐ, qǐng jūn zhāng cǎo fù huáng lóu.
欲寄鼠須并繭紙,請君章草賦黃樓。
“五言今復擬蘇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