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離花影欲搖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離離花影欲搖春”全詩
浥浥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
遙知金闕同清景,想見氈車碾暗塵。
回首舊游真是夢,一簪華發岸綸巾。
分類: 步月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臺頭寺步月得人字》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臺頭寺步月得人字》是蘇軾的作品,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風吹河漢掃微云,
微風吹動著河漢,掃過細小的云朵,
步屟中庭月趁人。
我步入臺頭寺的中庭,明亮的月光伴隨著我的腳步。
浥浥爐香初泛夜,
爐香才剛剛在夜晚中飄散,
離離花影欲搖春。
花影輕輕搖曳,春意漸濃。
遙知金闕同清景,
遙遠的地方,我知道金闕(宮殿)同樣明凈輝煌,
想見氈車碾暗塵。
我幻想著氈車沉重地碾壓著塵土。
回首舊游真是夢,
回首往昔的游玩,真如一場夢境,
一簪華發岸綸巾。
我現在已經年老,頭上只剩下一簪華發,身上穿著簡樸的絲巾。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展示了蘇軾細膩的觀察力和感受力。風吹河漢掃微云的描寫展現了自然界的和諧與動態,步屟中庭月趁人的描寫則表現了人與自然的交融與共生。爐香初泛夜和離離花影欲搖春的描寫則表達了春天的來臨和新生的希望。
在詩的后半部分,蘇軾通過對金闕和氈車的描繪,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地方,表達了對宏偉和輝煌的向往。最后,回首舊游真是夢、一簪華發岸綸巾的句子則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展現了作者對年華逝去和歲月無情的思考。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而深邃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慨與思考,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情感表達和藝術境界。
“離離花影欲搖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i tóu sì bù yuè dé rén zì
臺頭寺步月得人字
fēng chuī hé hàn sǎo wēi yún, bù xiè zhōng tíng yuè chèn rén.
風吹河漢掃微云,步屟中庭月趁人。
yì yì lú xiāng chū fàn yè, lí lí huā yǐng yù yáo chūn.
浥浥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
yáo zhī jīn quē tóng qīng jǐng, xiǎng jiàn zhān chē niǎn àn chén.
遙知金闕同清景,想見氈車碾暗塵。
huí shǒu jiù yóu zhēn shì mèng, yī zān huá fà àn guān jīn.
回首舊游真是夢,一簪華發岸綸巾。
“離離花影欲搖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