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踞床到處堪吹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踞床到處堪吹笛”全詩
舞鳳尚従天目下,收駒時有渥洼姿。
踞床到處堪吹笛,橫槊何人解賦詩。
知是丹霞破佛手,先聲應已懾群夷。
(廣西僧寺頃有佛動之異,錢君碎而投之江中。
)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送錢承制赴廣西路分都監》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錢承制赴廣西路分都監》
當年我作表忠碑,
坐覺江山氣未衰。
舞鳳尚従天目下,
收駒時有渥洼姿。
踞床到處堪吹笛,
橫槊何人解賦詩。
知是丹霞破佛手,
先聲應已懾群夷。
中文譯文:
送錢承制赴廣西路分都監
往昔,我曾立下忠誠的碑,
坐覺江山氣勢未衰。
鳳凰仍隨從天目而舞,
收馬時依然有雄壯的風姿。
坐在床上,吹奏笛子隨處可聽,
手持槊槍的人又有誰能解賦詩。
我知道是紅霞破開佛手,
先聲已經震懾了眾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寫給錢承制的送別詩。錢承制是當時的廣西路分都監,蘇軾以此詩表達了對他的敬佩和祝福。
詩的前兩句表達了蘇軾對錢承制的贊美和對國家繁榮昌盛的期望,認為江山依舊充滿活力,仍有無限潛力。
接下來的兩句中,蘇軾用鳳凰和收馬的形象描繪了錢承制的威嚴和英武,形容他在廣西掌握權力的風姿。
接著,蘇軾暗指自己,表達了自己在床上吹奏笛子的閑適生活,而那些拿著槊槍的人卻不能解賦詩,暗示自己在文學才能上的優秀。
最后兩句,蘇軾提到了丹霞破開佛手的景象,這是指廣西僧寺發生的異象。這里通過佛教的象征意義,表達了蘇軾對錢承制的威嚴和聲望已經傳遍天下,甚至能震懾群夷。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錢承制的敬佩和祝福,并巧妙地借景抒情,展現了蘇軾自己的才情和對國家和社會的關注。
“踞床到處堪吹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qián chéng zhì fù guǎng xī lù fēn dōu jiān
送錢承制赴廣西路分都監
dāng nián wǒ zuò biǎo zhōng bēi, zuò jué jiāng shān qì wèi shuāi.
當年我作表忠碑,坐覺江山氣未衰。
wǔ fèng shàng cóng tiān mù xià, shōu jū shí yǒu wò wā zī.
舞鳳尚従天目下,收駒時有渥洼姿。
jù chuáng dào chù kān chuī dí, héng shuò hé rén jiě fù shī.
踞床到處堪吹笛,橫槊何人解賦詩。
zhī shì dān xiá pò fó shǒu, xiān shēng yīng yǐ shè qún yí.
知是丹霞破佛手,先聲應已懾群夷。
guǎng xī sēng sì qǐng yǒu fú dòng zhī yì, qián jūn suì ér tóu zhī jiāng zhōng.
(廣西僧寺頃有佛動之異,錢君碎而投之江中。
)
“踞床到處堪吹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