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騎入回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胡騎入回中”全詩
短刀穿虜陣,濺血貂裘涴。
一來輦轂下,愁悶惟欲臥。
今朝從公獵,稍覺天宇大。
一雙鐵絲箭,未發手先唾。
射殺雪毛狐,腰間余一個。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將官雷勝得過字代作》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將官雷勝得過字代作》是蘇軾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胡騎入回中,急烽連夜過。
短刀穿虜陣,濺血貂裘涴。
一來輦轂下,愁悶惟欲臥。
今朝從公獵,稍覺天宇大。
一雙鐵絲箭,未發手先唾。
射殺雪毛狐,腰間余一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將軍雷勝得勝的情景,以及他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和狩獵時的喜悅。
詩的開頭描述了敵方胡騎突然進入邊境,緊急的烽火傳遞了夜晚的警報,形勢緊迫。接著,詩人描繪了雷勝持短刀穿越敵陣的場景,濺起的鮮血弄臟了他的貂裘。這表現了雷勝在戰場上的勇敢和果決。
接下來的幾句詩描述了雷勝在戰后回到朝廷,心情沮喪,只想躺下來休息。然而,今天早上他參加了皇帝的狩獵活動,感覺到天空的廣闊。這里暗示雷勝在戰場上的艱辛與他參加狩獵的宴樂形成鮮明的對比。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雷勝發射一支鐵絲箭,箭頭尚未離手,他就吐了一口唾沫。這是他對狩獵的一種自信表現,預示著他將成功地射殺一只雪白的狐貍。而腰間余一個的描述則顯示了他的箭術高超和自豪感。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現了雷勝的勇猛和機智。同時,通過對戰場和狩獵的對比,詩人也表達了將軍在戰爭與宴樂之間的復雜心情,以及他在兩個領域中的成就與自信。這首詩以其鮮明的形象和短小的篇幅,展示了蘇軾才華橫溢的寫作風格。
“胡騎入回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g guān léi shèng dé guò zì dài zuò
將官雷勝得過字代作
hú qí rù huí zhōng, jí fēng lián yè guò.
胡騎入回中,急烽連夜過。
duǎn dāo chuān lǔ zhèn, jiàn xuè diāo qiú wò.
短刀穿虜陣,濺血貂裘涴。
yī lái niǎn gǔ xià, chóu mèn wéi yù wò.
一來輦轂下,愁悶惟欲臥。
jīn zhāo cóng gōng liè, shāo jué tiān yǔ dà.
今朝從公獵,稍覺天宇大。
yī shuāng tiě sī jiàn, wèi fā shǒu xiān tuò.
一雙鐵絲箭,未發手先唾。
shè shā xuě máo hú, yāo jiān yú yí gè.
射殺雪毛狐,腰間余一個。
“胡騎入回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