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霜風入裌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昨夜霜風入裌衣”全詩
疏狂似我人誰顧,坎軻憐君志未移。
但恨不攜桃葉女,尚能來趁菊花時。
南臺二謝無人繼,直恐君詩勝義熙。
(二謝従宋武帝九日燕戲馬臺。
)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王定國馬上見寄》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王定國馬上見寄》是蘇軾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昨夜霜風入裌衣,
曉來病骨更支離。
疏狂似我人誰顧,
坎軻憐君志未移。
昨夜霜風入裌衣,(昨夜寒風刺入裹腳的布鞋)
曉來病骨更支離。 (早晨醒來,疾病使骨骼更加痛苦)
疏狂似我人誰顧,(我這種放縱不羈的人,誰會關注我)
坎軻憐君志未移。 (坎軻(歷史人物)憐憫你的志向未能實現)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蘇軾內心的憂傷和自嘲之情。作者在疾病纏身的時候,感嘆自己的孤寂和被忽視。他以自己的放縱不羈之態,形容自己的處境與他人的漠不關心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作者提到了歷史人物坎軻,坎軻在古代為了追求理想而不顧自身安危,蘇軾對他的志向表示憐憫和贊賞。
賞析:
蘇軾在這首詩詞中運用了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描繪自己病痛的身體和內心的孤寂,表達了他在人生低谷時的無奈和憂傷。詩中的“疏狂似我人誰顧”,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自由奔放的個性的自嘲,同時也抒發了他對社會冷漠的不滿。最后提到的坎軻則是一種隱喻,使詩詞更富有深意。整首詩通過簡練的文字,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現了蘇軾獨特的內心世界和對理想的追求。
“昨夜霜風入裌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áng dìng guó mǎ shàng jiàn jì
次韻王定國馬上見寄
zuó yè shuāng fēng rù jiá yī, xiǎo lái bìng gǔ gèng zhī lí.
昨夜霜風入裌衣,曉來病骨更支離。
shū kuáng shì wǒ rén shuí gù, kǎn kē lián jūn zhì wèi yí.
疏狂似我人誰顧,坎軻憐君志未移。
dàn hèn bù xié táo yè nǚ, shàng néng lái chèn jú huā shí.
但恨不攜桃葉女,尚能來趁菊花時。
nán tái èr xiè wú rén jì, zhí kǒng jūn shī shèng yì xī.
南臺二謝無人繼,直恐君詩勝義熙。
èr xiè cóng sòng wǔ dì jiǔ rì yàn xì mǎ tái.
(二謝従宋武帝九日燕戲馬臺。
)
“昨夜霜風入裌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