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杏子已生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來杏子已生仁”全詩
深紅落盡東風惡,柳絮榆錢不當春。
火冷餳稀杏粥稠,青裙縞袂餉田頭。
大夫行役家人怨,應羨居鄉馬少游。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田國博部夫南京見寄二絕》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田國博部夫南京見寄二絕》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歲月飛逝如輪子一樣旋轉,回到家鄉時,杏樹已經結出果實。深紅的花瓣飄落一地,東風吹來讓人感到不悅,柳絮和榆錢并不適合春天的氛圍。火爐冷了,飯粥稀薄,穿著青裙的人在田地里勞作。大夫們奔波勞碌,家人們心懷怨恨,而我卻應該羨慕那些能在家鄉自由游玩的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農村的景象,抒發了蘇軾對于自己身份地位的矛盾心情。詩中的歲月翩翩下坂輪,歸來杏子已生仁,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暗示了蘇軾在外任官后再次回到家鄉的感受。他發現杏樹已經結果,說明自己離開家鄉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接下來的兩句“深紅落盡東風惡,柳絮榆錢不當春”所表達的是對于早春景色的無奈和不滿。深紅花瓣飄落一地,東風吹來讓人感到不悅,暗示了春天的美景已經逝去,進入了不那么宜人的季節。柳絮和榆錢并不是春天應有的景象,也增強了對春天的不滿情緒。
接下來的兩句“火冷餳稀杏粥稠,青裙縞袂餉田頭”描繪了農村生活的艱辛。火爐冷了,飯粥稀薄,表現了農家生活的樸素和辛苦。而身著青裙的人在田地里勞作,則體現了農民的辛勤勞作和勤勞致富的精神。
最后兩句“大夫行役家人怨,應羨居鄉馬少游”則抒發了蘇軾對于自己身份地位的矛盾心情。大夫們奔波勞碌,家人們心懷怨恨,而蘇軾則認為自己應該羨慕那些能在家鄉自由游玩的人。這種矛盾心情反映了蘇軾作為文人官員的身份困擾和對于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綜上所述,這首詩詞以樸實的農村景象為背景,抒發了蘇軾對于自己身份地位的矛盾情感,表達了對于時光流轉和生活變遷的感慨,同時也展示了農民辛勞和自由生活的渴望。
“歸來杏子已生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tián guó bó bù fū nán jīng jiàn jì èr jué
次韻田國博部夫南京見寄二絕
suì yuè piān piān xià bǎn lún, guī lái xìng zǐ yǐ shēng rén.
歲月翩翩下坂輪,歸來杏子已生仁。
shēn hóng luò jǐn dōng fēng è, liǔ xù yú qián bù dàng chūn.
深紅落盡東風惡,柳絮榆錢不當春。
huǒ lěng táng xī xìng zhōu chóu, qīng qún gǎo mèi xiǎng tián tóu.
火冷餳稀杏粥稠,青裙縞袂餉田頭。
dài fū xíng yì jiā rén yuàn, yīng xiàn jū xiāng mǎ shǎo yóu.
大夫行役家人怨,應羨居鄉馬少游。
“歸來杏子已生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