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欲落豆稭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云欲落豆稭灰”全詩
數枝殘綠風吹盡,一點芳心雀啅開。
野店初嘗竹葉酒,江云欲落豆稭灰。
行當更向釵頭見,病起烏云正作堆。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岐亭道上見梅花戲贈季常》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岐亭道上見梅花戲贈季常》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蕙死蘭枯菊亦摧,
返魂香入嶺頭梅。
數枝殘綠風吹盡,
一點芳心雀啅開。
野店初嘗竹葉酒,
江云欲落豆稭灰。
行當更向釵頭見,
病起烏云正作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蘇軾在岐亭道上遇到梅花時的感受和思考。詩中的梅花象征著堅強和奮發向上的精神。作者通過描繪梅花的生命狀態和自然景色,表達了對逆境中堅持不懈的贊美和敬佩。
賞析:
詩的開篇,作者用“蕙死蘭枯菊亦摧”來形容梅花的堅強,暗示了逆境中的生命力。接著,作者寫道“返魂香入嶺頭梅”,表達了梅花的香氣仿佛可以讓人重拾生機,給人以希望。
接下來的兩句“數枝殘綠風吹盡,一點芳心雀啅開”描繪了殘留的梅花受到風吹凋零,但仍然能夠在嚴寒中發出芳香,顯露出梅花的堅韌不拔。
下面兩句“野店初嘗竹葉酒,江云欲落豆稭灰”描述了作者與朋友相聚在野店,品嘗竹葉酒,感嘆時光的匆匆流逝。江云即指長江的云霧,而豆稭灰是指豆莢的灰燼,意味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
最后兩句“行當更向釵頭見,病起烏云正作堆”表達了作者面對病痛和逆境時的困擾和無奈。行當指的是往來的行人,釵頭指的是頭上的黑云,意味著不幸降臨。作者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自己的病痛和心境,表達了對命運的無奈感。
整首詩通過對梅花的描繪,表達了堅韌不拔、頑強向前的精神,以及對逆境中的人生困境的思考和反思,展現了蘇軾獨特的情感和才華。
“江云欲落豆稭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 tíng dào shàng jiàn méi huā xì zèng jì cháng
岐亭道上見梅花戲贈季常
huì sǐ lán kū jú yì cuī, fǎn hún xiāng rù lǐng tóu méi.
蕙死蘭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嶺頭梅。
shù zhī cán lǜ fēng chuī jǐn, yì diǎn fāng xīn què zhuó kāi.
數枝殘綠風吹盡,一點芳心雀啅開。
yě diàn chū cháng zhú yè jiǔ, jiāng yún yù luò dòu jiē huī.
野店初嘗竹葉酒,江云欲落豆稭灰。
háng dāng gèng xiàng chāi tóu jiàn, bìng qǐ wū yún zhèng zuò duī.
行當更向釵頭見,病起烏云正作堆。
“江云欲落豆稭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