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堂窗下爾雅箋蟲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雪堂窗下爾雅箋蟲蝦”全詩
君持我劍向何許,大明宮里玉佩鳴沖牙。
我得君硯亦安用,雪堂窗下爾雅箋蟲蝦。
二物與人初不異,飄落高下隨風花。
蒯緱玉具皆外物,視草草玄無等差。
君不見秦趙城易璧,指圖睨柱相矜夸。
又不見二生妾換馬,驕鳴啜泣思其家。
不如無情兩相與,永以為好譬之桃李與瓊華。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張近幾仲有龍尾子石硯以銅劍易之》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張近幾仲有龍尾子石硯以銅劍易之》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銅劍如紅蛇在我家,
石硯如蒼玉橢圓凹。
你拿著我的劍去了哪里,
大明宮中玉佩鳴沖牙。
我得到了你的硯也好用,
雪堂窗下寫雅致的文稿。
這兩樣物品和人最初并無區別,
飄落在高低處隨風飄蕩。
蒯緱的玉器都是外物,
看似草率卻無差別。
你不見秦趙城易璧,
指圖睨柱相夸矜。
你也不見兩個生活在一起的妾換馬,
驕傲地鳴叫啜泣思念家。
不如我們無情地相互交換,
永遠成為好朋友,就像桃李與瓊華。
這首詩詞以銅劍和石硯為主題,通過描繪兩個物品的交流和互換來表達作者對物品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銅劍象征著武力和戰爭,石硯則象征著文化和學問,兩者的比較展示了不同的價值觀。作者通過對這兩種物品的對比,表達了他對權勢和物質追求的批判態度。
在詩中,作者提到了大明宮中的玉佩,暗示了權貴階層的繁華和虛榮。他認為這些權勢和財富并不能給人帶來真正的滿足和內心的平靜,與之相比,他更愿意追求文化和精神的升華。
詩中還借助了歷史典故,提到了秦趙城易璧和兩個妾換馬的故事,以此來強調權力和物質的虛幻和無常。作者用這些典故來暗示人們應該超越物質追求,注重真正的情感和人際關系。
最后,作者以桃李與瓊華的比喻來表達自己對真摯友誼和高尚情感的追求。他認為真正的價值在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友誼,而不是功名利祿和物質財富。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銅劍和石硯的對比,以及對歷史典故的運用,表達了蘇軾對權勢、物質和真正價值的思考和追求。它呼吁人們超越功名利祿,注重精神追求和人際關系,追求真摯友誼和高尚情感。
“雪堂窗下爾雅箋蟲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jìn jǐ zhòng yǒu lóng wěi zǐ shí yàn yǐ tóng jiàn yì zhī
張近幾仲有龍尾子石硯以銅劍易之
wǒ jiā tóng jiàn rú chì shé, jūn jiā shí yàn cāng bì tuǒ ér wā.
我家銅劍如赤蛇,君家石硯蒼璧橢而洼。
jūn chí wǒ jiàn xiàng hé xǔ, dà míng gōng lǐ yù pèi míng chōng yá.
君持我劍向何許,大明宮里玉佩鳴沖牙。
wǒ dé jūn yàn yì ān yòng, xuě táng chuāng xià ěr yǎ jiān chóng xiā.
我得君硯亦安用,雪堂窗下爾雅箋蟲蝦。
èr wù yú rén chū bù yì, piāo luò gāo xià suí fēng huā.
二物與人初不異,飄落高下隨風花。
kuǎi gōu yù jù jiē wài wù, shì cǎo cǎo xuán wú děng chà.
蒯緱玉具皆外物,視草草玄無等差。
jūn bú jiàn qín zhào chéng yì bì, zhǐ tú nì zhù xiāng jīn kuā.
君不見秦趙城易璧,指圖睨柱相矜夸。
yòu bú jiàn èr shēng qiè huàn mǎ, jiāo míng chuò qì sī qí jiā.
又不見二生妾換馬,驕鳴啜泣思其家。
bù rú wú qíng liǎng xiāng yǔ, yǒng yǐ wéi hǎo pì zhī táo lǐ yǔ qióng huá.
不如無情兩相與,永以為好譬之桃李與瓊華。
“雪堂窗下爾雅箋蟲蝦”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