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馬君先鎖月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上馬君先鎖月軒”全詩
筆老新詩疑有物,心空客疾本無根。
隔墻我亦眠風榻,上馬君先鎖月軒。
共喜早歸三伏近,解衣盤礴亦君恩。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劉貢父獨直省中》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劉貢父獨直省中》是蘇軾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明窗畏日曉先暾,
高柳鳴蜩午更喧。
筆老新詩疑有物,
心空客疾本無根。
隔墻我亦眠風榻,
上馬君先鎖月軒。
共喜早歸三伏近,
解衣盤礴亦君恩。
譯文:
明亮的窗戶怕太陽的早晨光普照,
高高的柳樹傳來蜩螗的鳴叫更加嘈雜。
我老了的筆寫下新的詩,懷疑其中有些訊息,
我空虛的心志和作客一樣,都沒有根基。
我隔著墻也躺在風榻上安睡,
你騎馬出門,先鎖上月亮的軒窗。
我們都歡喜你早日回家,三伏天即將過去,
解開衣襟,展開才華,這也是你的恩賜。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蘇軾在省中(官方住所)的閑適生活和對劉貢父的思念之情。他通過描繪明亮的窗戶、高大的柳樹和蜩螗的鳴叫,展現了夏日的清晨景色。蘇軾感到自己的筆墨已經老去,但他仍然寫下了新的詩作,表達了他對文學的執著和對文字中所蘊含的信息的懷疑。他將自己的心境比作一個無根的客人,感到內心的空虛。然而,他與劉貢父隔著墻互相思念,蘇軾也在等待著劉貢父回家。最后,他表達了對劉貢父早日歸來的歡喜之情,同時也感恩劉貢父對他的關懷和支持。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內心的思考和情感。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寓意的比喻,詩詞展示了蘇軾對文字創作的探索和對友情的珍視。他的筆墨雖然老去,但他仍然保持著對寫作的熱情,同時對自己的創作產生了懷疑。他將自己的心境與一個無根的客人相比,表達了內心的孤獨和空虛。
詩詞中的"隔墻我亦眠風榻"一句,展現了蘇軾與劉貢父之間的情感聯系。他們相隔一墻,但彼此思念,同樣在等待著對方。"上馬君先鎖月軒"一句,則表達了蘇軾對劉貢父盡快歸來的歡喜之情。
整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友情和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創作的堅持和對生活的向往。它展示了蘇軾對內心真實感受的抒發,同時也呈現了他對詩詞創作的獨特見解和表達方式。
“上馬君先鎖月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iú gòng fù dú zhí shěng zhōng
次韻劉貢父獨直省中
míng chuāng wèi rì xiǎo xiān tūn, gāo liǔ míng tiáo wǔ gèng xuān.
明窗畏日曉先暾,高柳鳴蜩午更喧。
bǐ lǎo xīn shī yí yǒu wù, xīn kōng kè jí běn wú gēn.
筆老新詩疑有物,心空客疾本無根。
gé qiáng wǒ yì mián fēng tà, shàng mǎ jūn xiān suǒ yuè xuān.
隔墻我亦眠風榻,上馬君先鎖月軒。
gòng xǐ zǎo guī sān fú jìn, jiě yī pán bó yì jūn ēn.
共喜早歸三伏近,解衣盤礴亦君恩。
“上馬君先鎖月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