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杞聊自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采杞聊自誑”全詩
齋空不知春,客至先愁予。
采杞聊自誑,食菊不敢余。
歲月今幾何,齒發日向疏。
幸此一郡老,依然十年初。
夢飲本來空,真飽竟亦虛。
尚有赤腳婢,能烹赪尾魚。
心知皆夢耳,慎勿歌歸歟。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到潁未幾公帑已竭齋廚索然戲作數句》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到潁未幾公帑已竭齋廚索然戲作數句》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我曾在東武時,作為官員,勤奮地寫新書。
齋房空空,不知道春天到來,客人來了我反而感到憂愁。
摘采杞子只是自我欺騙,品嘗菊花卻不敢多吃。
歲月如今已經過去多少,牙齒漸漸稀疏。
幸好我還在這個郡城中,依然像是十年前剛開始。
夢中的飲食本來是空的,實際上吃飽了也是虛幻的。
還有個赤腳的仆人,會烹飪赪尾魚。
心中明白這都是夢幻的事,謹慎地不要唱起歸鄉之歌啊。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虛幻的思考。作者回憶起自己年輕時在東武的經歷,他勤奮地寫書,但如今齋房空蕩蕩,他不知道春天的到來,反而感到憂愁。他摘采杞子和品嘗菊花的行為,表明他只是自我欺騙,無法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歲月已經過去很多,他的牙齒逐漸稀疏,但他慶幸自己還在這個郡城中,仿佛時間回到了十年前的初時。然而,他認識到夢中的飲食只是虛幻的,即使吃飽了也仍然感到空虛。他提到一個赤腳的仆人烹飪赪尾魚,這可能象征著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和細節,但他明白這一切都是夢幻的,因此警告自己不要唱起歸鄉之歌,不要過于陶醉于虛幻的幻想。
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獨特的語言描繪了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虛幻。蘇軾通過對自身經歷和感悟的描繪,表達了對現實和生命的深思,呼吁人們要珍惜當下,不要過于追求虛幻的幻想,而是要保持清醒的思考和對真實生活的珍視。
“采杞聊自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yǐng wèi jǐ gōng tǎng yǐ jié zhāi chú suǒ rán xì zuò shù jù
到潁未幾公帑已竭齋廚索然戲作數句
wǒ xī zài dōng wǔ, lì fāng jǐn xīn shū.
我昔在東武,吏方謹新書。
zhāi kōng bù zhī chūn, kè zhì xiān chóu yǔ.
齋空不知春,客至先愁予。
cǎi qǐ liáo zì kuáng, shí jú bù gǎn yú.
采杞聊自誑,食菊不敢余。
suì yuè jīn jǐ hé, chǐ fā rì xiàng shū.
歲月今幾何,齒發日向疏。
xìng cǐ yī jùn lǎo, yī rán shí nián chū.
幸此一郡老,依然十年初。
mèng yǐn běn lái kōng, zhēn bǎo jìng yì xū.
夢飲本來空,真飽竟亦虛。
shàng yǒu chì jiǎo bì, néng pēng chēng wěi yú.
尚有赤腳婢,能烹赪尾魚。
xīn zhī jiē mèng ěr, shèn wù gē guī yú.
心知皆夢耳,慎勿歌歸歟。
“采杞聊自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