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計其初碾方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復計其初碾方出”全詩
浸窮厥味臼始用,復計其初碾方出。
計盡功極至于磨,信哉智者能創物。
破槽折杵向墻角,亦其遭遇有伸屈。
歲久講求知處所,佳者出自衡山窟。
巴蜀石工強鐫鑿,理疏性軟良可咄。
予家江陵遠莫致,塵土何人為披拂。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黃夷仲茶磨》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黃夷仲茶磨》是宋代文人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前人初用茗飲時,
煮之無問葉與骨。
浸窮厥味臼始用,
復計其初碾方出。
計盡功極至于磨,
信哉智者能創物。
破槽折杵向墻角,
亦其遭遇有伸屈。
歲久講求知處所,
佳者出自衡山窟。
巴蜀石工強鐫鑿,
理疏性軟良可咄。
予家江陵遠莫致,
塵土何人為披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茶葉的加工過程,表達了作者對茶的贊美和對智慧的敬仰。
詩的開頭,蘇軾提到了古人剛開始飲茶時,煮茶的過程并不在意茶葉和茶骨的選擇。然后他提到,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深入探究茶的味道和制作過程,才慢慢發現了臼磨茶的重要性。通過計算、努力和智慧,智者們能夠創造出更好的物品。
接下來的幾句,蘇軾通過描寫茶磨破損、杵子折斷等失修的情況,表達了茶磨經歷了歲月的磨礪和考驗,但仍然能夠克服困難,展示出其柔韌的品質。
最后兩句,蘇軾提到了佳茗出自衡山窟,指的是衡山的茶葉品質上乘。然后他以自己在江陵的家為例,表示自己遠離衡山,無法親自享受到優質的茶葉,感嘆塵土之中沒有人能夠為其拂去。
整首詩以茶磨為主線,通過描繪茶葉加工的過程,表達了對茶的珍視和對智慧的贊美。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象征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和對智慧的崇尚。蘇軾通過對茶磨的描寫,抒發了自己對智者創造力和努力的敬仰,并展示了茶磨在歲月中的堅韌和柔軟的品質。
“復計其初碾方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uáng yí zhòng chá mó
次韻黃夷仲茶磨
qián rén chū yòng míng yǐn shí, zhǔ zhī wú wèn yè yǔ gǔ.
前人初用茗飲時,煮之無問葉與骨。
jìn qióng jué wèi jiù shǐ yòng, fù jì qí chū niǎn fāng chū.
浸窮厥味臼始用,復計其初碾方出。
jì jǐn gōng jí zhì yú mó, xìn zāi zhì zhě néng chuàng wù.
計盡功極至于磨,信哉智者能創物。
pò cáo zhé chǔ xiàng qiáng jiǎo, yì qí zāo yù yǒu shēn qū.
破槽折杵向墻角,亦其遭遇有伸屈。
suì jiǔ jiǎng qiú zhī chù suǒ, jiā zhě chū zì héng shān kū.
歲久講求知處所,佳者出自衡山窟。
bā shǔ shí gōng qiáng juān záo, lǐ shū xìng ruǎn liáng kě duō.
巴蜀石工強鐫鑿,理疏性軟良可咄。
yǔ jiā jiāng líng yuǎn mò zhì, chén tǔ hé rén wéi pī fú.
予家江陵遠莫致,塵土何人為披拂。
“復計其初碾方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