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試微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昨夜試微涼”全詩
我愿偕秋風,隨身入房櫳。
君王不好事,只作好驚鴻。
細看卷蠆尾,我家真栗蓬。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魯直戲贈》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魯直戲贈》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昨夜試微涼,汗衾初退紅。
我愿偕秋風,隨身入房櫳。
君王不好事,只作好驚鴻。
細看卷蠆尾,我家真栗蓬。
詩意:
這首詩以戲謔的口吻,描繪了一幅風趣的情景。詩人描述了昨夜微微涼意,枕上的汗衣已經退去了紅色。他表示愿意與秋風為伴,一同進入房屋的櫳梁之間。接著,詩人調侃說君王并不善于處理政事,只擅長引起人們的驚嘆。最后,詩人細看一卷卷蟲的尾巴,自豪地說這才是我家真正的栗蓬(指秋天蓬勃的景象)。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幽默風格表達了他對政治和社會的戲謔態度。他以詼諧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君王治國方式的不滿,認為君王并不擅長處理實際政務,只擅長引起人們的驚嘆和注意。通過細看卷蟲尾巴與自家的栗蓬作對比,蘇軾表達了自己對于秋天蓬勃生機的向往和自豪。整首詩以輕松、俏皮的語言,展現了蘇軾優雅的才情和對自然的熱愛。
這首詩以其幽默的詼諧風格,展現了蘇軾的個性和對現實的戲謔態度。他以夸張的比喻和生動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政治和社會現象的看法。全詩抒發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真實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理想社會的期望。同時,也反映了蘇軾對官場的不滿和對文人自由的追求。這種幽默的表達方式使得詩詞充滿了活力和趣味,給人以愉悅和歡樂的感受。
“昨夜試微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ǔ zhí xì zèng
次韻魯直戲贈
zuó yè shì wēi liáng, hàn qīn chū tuì hóng.
昨夜試微涼,汗衾初退紅。
wǒ yuàn xié qiū fēng, suí shēn rù fáng lóng.
我愿偕秋風,隨身入房櫳。
jūn wáng bù hǎo shì, zhǐ zuò hǎo jīng hóng.
君王不好事,只作好驚鴻。
xì kàn juǎn chài wěi, wǒ jiā zhēn lì péng.
細看卷蠆尾,我家真栗蓬。
“昨夜試微涼”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