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秋風強吹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問秋風強吹帽”全詩
憶弟淚如云不散,望鄉心與雁南飛。
明年縱健人應老,昨日追歡意正違。
不問秋風強吹帽,秦人不笑楚人譏。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壬寅重九不預會獨游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壬寅重九不預會獨游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是蘇軾的一首詩,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花開酒美盍不歸,
來看南山冷翠微。
憶弟淚如云不散,
望鄉心與雁南飛。
明年縱健人應老,
昨日追歡意正違。
不問秋風強吹帽,
秦人不笑楚人譏。
詩意:
這首詩是蘇軾在壬寅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公元1092年)重九節當天,獨自游覽普門寺僧閣時,產生的一種感懷之情。詩人在一片花開美酒香的環境中,卻感嘆自己無法久留,只能來此一游。他眺望著南山,感受著山色的清冷和微妙之美。同時,他又懷念起遠在他鄉的弟弟,淚水如云般涌上心頭,難以散去。詩人眺望著遠方的故鄉,心靈與南飛的雁一同飛翔,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然而,詩人深知時間的無情,明年即便身體健壯,也會漸漸老去。回想起昨天的歡樂,卻發現追逐歡樂的心意已經失去了。詩人以此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感慨。最后兩句是對時事和地域之間的爭論的回應,詩人表達了不愿過多關心世俗之事,不愿追求虛名的態度。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家鄉、親情和時光流轉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繪花開、南山和雁飛等景物,營造了一種清新、寂靜的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抒發了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光陰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情的筆觸,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最后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爭議的淡然態度,不愿糾纏于紛擾的爭論之中,堅持自己的信念和情感。整首詩意境深遠,感情真摯,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不問秋風強吹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én yín chóng jiǔ bù yù huì dú yóu pǔ mén sì sēng gé yǒu huái zi yóu
壬寅重九不預會獨游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
huā kāi jiǔ měi hé bù guī, lái kàn nán shān lěng cuì wēi.
花開酒美盍不歸,來看南山冷翠微。
yì dì lèi rú yún bù sàn, wàng xiāng xīn yǔ yàn nán fēi.
憶弟淚如云不散,望鄉心與雁南飛。
míng nián zòng jiàn rén yīng lǎo, zuó rì zhuī huān yì zhèng wéi.
明年縱健人應老,昨日追歡意正違。
bù wèn qiū fēng qiáng chuī mào, qín rén bù xiào chǔ rén jī.
不問秋風強吹帽,秦人不笑楚人譏。
“不問秋風強吹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