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一念償前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傷心一念償前債”全詩
駐景恨無千歲藥,贈行惟有小乘禪。
傷心一念償前債,彈指三生斷后緣。
歸臥竹根無遠近,夜燈勤禮塔中仙。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悼朝云》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悼朝云》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苗而不秀豈其天,
不使童烏與我玄。
駐景恨無千歲藥,
贈行惟有小乘禪。
傷心一念償前債,
彈指三生斷后緣。
歸臥竹根無遠近,
夜燈勤禮塔中仙。
詩意:
這首詩以悼念的情感表達了對逝去的時光和生命的思考。通過描述自然景物和佛教禪宗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短暫和無常的感慨,以及對過去和未來的思索。
賞析:
首句“苗而不秀豈其天,不使童烏與我玄”以自然界的苗木為喻,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才華未能得到充分展示的惋惜之情。苗木雖然生長,卻未能開花結果,作者認為這并非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是天命所限。
接下來的兩句“駐景恨無千歲藥,贈行惟有小乘禪”描繪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悔恨。他意識到景物的變遷是無法阻止的,時間的流逝使得他無法找到延長生命的靈丹妙藥。于是,他將自己的心思寄托于佛教的小乘禪宗,將禪修看作是對時光的回應和超越。
下一句“傷心一念償前債,彈指三生斷后緣”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傷感和對前世因果的思緒。他感嘆人生中的傷痛和悲傷都是前世因果關系的償還,而此時此刻的離別則代表了與過去的聯系斷裂。
最后兩句“歸臥竹根無遠近,夜燈勤禮塔中仙”以自然景物和佛教的意象來寄托對未來的希冀。作者將自己比作歸臥在竹根之下,表示自己已超脫世俗的紛擾,無論遠近都不再重要。夜燈勤禮塔中仙則表達了作者對佛教修行的向往,希望能夠獲得超脫和解脫的境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佛教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短暫和無常的感慨,對過去的悔恨和對未來的思索。它通過詩人的個人情感和哲思,傳達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超越的渴望。
“傷心一念償前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zhāo yún
悼朝云
miáo ér bù xiù qǐ qí tiān, bù shǐ tóng wū yǔ wǒ xuán.
苗而不秀豈其天,不使童烏與我玄。
zhù jǐng hèn wú qiān suì yào, zèng xíng wéi yǒu xiǎo chéng chán.
駐景恨無千歲藥,贈行惟有小乘禪。
shāng xīn yī niàn cháng qián zhài, tán zhǐ sān shēng duàn hòu yuán.
傷心一念償前債,彈指三生斷后緣。
guī wò zhú gēn wú yuǎn jìn, yè dēng qín lǐ tǎ zhōng xiān.
歸臥竹根無遠近,夜燈勤禮塔中仙。
“傷心一念償前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卦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