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雞催曉不須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雞催曉不須愁”全詩
試呼白發感秋人,令唱黃雞催曉曲。
與君登科如隔晨,敝袍霜葉空殘綠。
如今莫問老與少,兒子森森如立竹。
黃雞催曉不須愁,老盡世人非我獨。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與臨安令宗人同年劇飲》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臨安令宗人同年劇飲》是蘇軾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雖然我不習慣飲酒,但舉杯之間充滿了歡樂。請讓我喚起白發感嘆歲月匆匆,讓歌聲如黃雞催醒黎明。與你同年同科,卻像是相隔一個早晨,我破舊的衣袍上殘留著霜葉,而你的新綠已經落盡。如今不必問誰老誰少,我的兒子們如同竹子般茁壯。黃雞催曉的時刻無需憂愁,老去是世人共同的經歷,而非我獨有。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雖然他自己并不習慣飲酒,但在這場酒宴上,他感受到了無盡的歡樂。他呼喚著白發的人們感慨光陰的匆忙,讓歌聲如黃雞一樣喚醒黎明。他與同年同科的朋友們雖然曾經一起追求夢想,但現在卻像是相隔了很久很久,他身上的衣袍已經陳舊而殘破,而朋友們的新綠卻已凋零。他表示現在無需糾結于誰年輕誰年老,他的兒子們正在茁壯成長,就像竹子一樣挺拔。黃雞催醒黎明的時刻會到來,老去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不只是他一個人。
賞析:
這首詩詞以飲酒作為背景,通過描繪人生的變遷和時光的流逝,表達了蘇軾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他雖然不習慣飲酒,但在與朋友們一起暢飲的時刻,他體驗到了酒所帶來的歡樂和情感交流。他通過喚起白發感嘆歲月匆匆,讓歌聲催醒黎明的比喻,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對時光的珍惜。
詩中的與臨安令宗人同年劇飲,指的是與臨安地區官員中的同年同科的人們一同飲酒。蘇軾與這些同年同科的朋友們本是志同道合、共同追求功名的人,但如今各自經歷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他們之間的距離漸行漸遠。蘇軾用敝袍霜葉空殘綠來描繪自己的衰老和滄桑,而朋友們的新綠已經凋謝,暗示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變遷。
最后幾句表達了蘇軾對年齡的淡然態度。他不再在意老與少的區別,而是看重自己的兒子們正在成長,象征著希望和未來。他認識到黃雞催曉的時刻會到來,不必擔憂年華的流逝,因為老去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而不僅僅是他一個人。
整首詩詞通過對飲酒場景的描寫,抒發了蘇軾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他以自己不擅長飲酒的身份,透過酒宴中的歡樂和情感交流,表達了對光陰匆匆的思考和對人生的珍惜。詩中運用了比喻和對比手法,將白發感秋人、黃雞催曉、敝袍霜葉和兒子如立竹等形象描繪得深情而富有意境。整首詩詞表達了對時間的無情感慨和對生命的深沉思考,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情感和思想。
“黃雞催曉不須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lín ān lìng zōng rén tóng nián jù yǐn
與臨安令宗人同年劇飲
wǒ suī bù jiě yǐn, bǎ zhǎn huān yì zú.
我雖不解飲,把盞歡意足。
shì hū bái fà gǎn qiū rén, lìng chàng huáng jī cuī xiǎo qū.
試呼白發感秋人,令唱黃雞催曉曲。
yǔ jūn dēng kē rú gé chén, bì páo shuāng yè kōng cán lǜ.
與君登科如隔晨,敝袍霜葉空殘綠。
rú jīn mò wèn lǎo yǔ shǎo, ér zi sēn sēn rú lì zhú.
如今莫問老與少,兒子森森如立竹。
huáng jī cuī xiǎo bù xū chóu, lǎo jǐn shì rén fēi wǒ dú.
黃雞催曉不須愁,老盡世人非我獨。
“黃雞催曉不須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