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蒼顏誰肯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發蒼顏誰肯記”全詩
竹馬異時寧信老,土牛明日莫辭春。
西湖弄水猶應早,北寺觀燈欲及辰。
白發蒼顏誰肯記,曉來頻嚏為何人。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元日過丹陽明日立春寄魯元翰》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元日過丹陽明日立春寄魯元翰》是蘇軾的一首詩,描述了元旦時過丹陽,明天就是立春的景象,寄托了對時光流轉和歲月的感慨與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堆盤紅縷細茵陳,
巧與椒花兩斗新。
竹馬異時寧信老,
土牛明日莫辭春。
西湖弄水猶應早,
北寺觀燈欲及辰。
白發蒼顏誰肯記,
曉來頻嚏為何人。
詩意及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旦過后的景象。首先描繪了堆放著紅紗細布、巧妙搭配著兩斗椒花的新年裝飾,表達了節日的喜慶和熱鬧氛圍。接著,蘇軾以竹馬和土牛作為隱喻,表達了人生階段的不同,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更替。他說竹馬雖然是舊時的玩具,但在異時之間也能感覺到時間的流逝,土牛在明天也不能拒絕春天的到來,以此表達了對光陰易逝的感嘆。
接下來,蘇軾提到了西湖和北寺,西湖弄水應早,北寺觀燈欲及辰。這里通過描繪景色,表示時間的流轉。西湖的水依然如早晨一樣清澈,北寺的燈火也欲望到達天明。這里表達了對時間的敏感和對未來的期待。
最后兩句揭示了作者的狀態。蘇軾說他的白發和蒼顏,誰會記得,而且他早上醒來頻繁地打噴嚏,卻無人知曉原因。這里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衰老和被遺忘的感受,也可能暗示了歲月的無情和人事的變遷。
整首詩通過對元旦和立春這兩個時間節點的描繪,以及對童年、年少和衰老的對比,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和感慨,展現了蘇軾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
“白發蒼顏誰肯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rì guò dān yáng míng rì lì chūn jì lǔ yuán hàn
元日過丹陽明日立春寄魯元翰
duī pán hóng lǚ xì yīn chén, qiǎo yǔ jiāo huā liǎng dòu xīn.
堆盤紅縷細茵陳,巧與椒花兩斗新。
zhú mǎ yì shí níng xìn lǎo, tǔ niú míng rì mò cí chūn.
竹馬異時寧信老,土牛明日莫辭春。
xī hú nòng shuǐ yóu yīng zǎo, běi sì guàn dēng yù jí chén.
西湖弄水猶應早,北寺觀燈欲及辰。
bái fà cāng yán shuí kěn jì, xiǎo lái pín tì wèi hé rén.
白發蒼顏誰肯記,曉來頻嚏為何人。
“白發蒼顏誰肯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