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愿師憐久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稽首愿師憐久客”全詩
舊事真成一夢過,高談為洗五年忙。
清風偶與山阿曲,明月聊隨屋角方。
稽首愿師憐久客,直將歸路指茫茫。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余去金山五年而復至》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余去金山五年而復至》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年離開金山,我終于回來了。
舊詩韻次次回味,送給寶覺長老。
誰能與我一起喝酒,賭博西涼的豪杰,
但我只愛齋廚的法豉香。
舊事如夢一般過去了,
高談闊論只是洗滌五年的繁忙。
偶爾清風吹過山阿曲,
明月照在屋角旁邊。
我虔誠地向長老鞠躬,
希望他憐憫這個久遠的客人,
并直指我返程的路途,那茫茫無際的歸途。
詩意:
這首詩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表達了他離開金山五年后歸來的心情。他回憶起過去的舊事和詩詞的韻味,將這首詩贈送給寶覺長老。同時,他表達了對能與他一起喝酒、賭博的豪杰的向往,但他更鐘愛寧靜的齋廚生活。他認為過去的一切都像夢一樣消逝,而高談闊論只是為了洗滌五年的繁忙。詩中還描繪了清風吹過山阿曲和明月照在屋角的景象,表達了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氛圍。最后,蘇軾向長老表示自己的虔誠,希望他能憐憫這個久遠的客人,并指引他茫茫無際的歸途。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蘇軾五年離開金山后的歸來之情。蘇軾以自己獨特的感慨和思考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望。他通過對齋廚生活和清風明月的描繪,展現了對寧靜和自然的向往。整首詩語言簡練而意境深遠,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人生經歷的思考和對歸途的期盼。同時,詩中也體現了蘇軾對友情和師徒關系的珍視,他向寶覺長老表示敬意并希望得到他的指引。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感性和細膩的情感,展現了他對人生的體悟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
“稽首愿師憐久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qù jīn shān wǔ nián ér fù zhì
余去金山五年而復至
cì jiù shī yùn zèng bǎo jué zhǎng lǎo shuí néng dǒu jiǔ bó xī liáng, dàn ài zhāi chú fǎ shì xiāng.
次舊詩韻贈寶覺長老誰能斗酒博西涼,但愛齋廚法豉香。
jiù shì zhēn chéng yī mèng guò, gāo tán wèi xǐ wǔ nián máng.
舊事真成一夢過,高談為洗五年忙。
qīng fēng ǒu yǔ shān ā qū, míng yuè liáo suí wū jiǎo fāng.
清風偶與山阿曲,明月聊隨屋角方。
qǐ shǒu yuàn shī lián jiǔ kè, zhí jiāng guī lù zhǐ máng máng.
稽首愿師憐久客,直將歸路指茫茫。
“稽首愿師憐久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