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碗盛紅瑪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碧玉碗盛紅瑪瑙”全詩
也知法供無窮盡,試問禪師得飽無。
薦福老懷真巧便,凈慈兩本更尖新。
憑師為作鐵門限,準備人間請話人。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贈常州報恩長老》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常州報恩長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碧玉碗盛紅瑪瑙,
井花水養石菖蒲。
也知法供無窮盡,
試問禪師得飽無。
薦福老懷真巧便,
凈慈兩本更尖新。
憑師為作鐵門限,
準備人間請話人。
中文譯文:
用碧玉碗盛著紅色的瑪瑙,
井水中的花養著石菖蒲。
我知道佛法供養是無窮無盡的,
請問禪師是否已經滿足了。
推薦福報的長者,內心真誠而巧妙,
《凈慈法本》和《兩本尖新》。
依靠師父來制定鐵門的規矩,
為準備好在人間請教人。
詩意和賞析:
《贈常州報恩長老》這首詩是蘇軾對常州的一位報恩長老的贊賞和致敬之作。詩中描述了一景:碧玉碗中盛滿了紅色的瑪瑙,這是一種美麗的景象。井水中的花養著石菖蒲,這是一種清新的場景。通過這些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長老的敬意和贊美。
詩的第三、四句表達了詩人對佛法供養的理解,認為佛法的供養是無窮盡的,而禪師是否已經得到滿足,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這表明了詩人對佛法的關注和對禪修境界的探索。
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推薦福報的長者內心的真誠和巧妙,以及《凈慈法本》和《兩本尖新》的重要性。凈慈法本是指佛教經典,而兩本尖新可能指的是對佛法的新見解或新的理解方式。這些描寫體現了詩人對長者智慧和修行成果的贊賞。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愿意依靠長者的教誨來制定自己的行為準則,并準備好在人間向他請教。這表明了詩人對長者教誨的尊重和追隨。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美麗的景物和探討佛法修行,表達了詩人對長者的敬意和對佛法的探索與追求。同時,詩中也體現了詩人對長者智慧和教誨的尊重和追隨。
“碧玉碗盛紅瑪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cháng zhōu bào ēn zhǎng lǎo
贈常州報恩長老
bì yù wǎn shèng hóng mǎ nǎo, jǐng huā shuǐ yǎng shí chāng pú.
碧玉碗盛紅瑪瑙,井花水養石菖蒲。
yě zhī fǎ gōng wú qióng jìn, shì wèn chán shī dé bǎo wú.
也知法供無窮盡,試問禪師得飽無。
jiàn fú lǎo huái zhēn qiǎo biàn, jìng cí liǎng běn gèng jiān xīn.
薦福老懷真巧便,凈慈兩本更尖新。
píng shī wèi zuò tiě mén xiàn, zhǔn bèi rén jiān qǐng huà rén.
憑師為作鐵門限,準備人間請話人。
“碧玉碗盛紅瑪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