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玉臂貫銅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君家玉臂貫銅青”全詩
勤把鉛黃記宮樣,莫教弦管作蠻聲。
熏衣漸嘆衙香少,擁髻遙憐夜語清。
記取北歸攜過我,南江風浪雪山傾。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和王鞏六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次韻和王鞏六首》之一。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君家玉臂貫銅青,
下客何時見目成。
勤把鉛黃記宮樣,
莫教弦管作蠻聲。
熏衣漸嘆衙香少,
擁髻遙憐夜語清。
記取北歸攜過我,
南江風浪雪山傾。
詩意:
這首詩以蘇軾與王鞏相互和韻的方式寫就,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王鞏的思念之情。詩中涉及了王鞏家中的寶玉、音樂和香氣等元素,以及對彼此的交流和對歸鄉的向往之情。
賞析:
首句“君家玉臂貫銅青”,描繪了王鞏家中的寶玉手鐲的美麗,形象生動。接下來的兩句“下客何時見目成,勤把鉛黃記宮樣”表達了作者渴望與王鞏重逢的心情,并表示自己一直在用鉛黃顏料勤奮地練習繪畫,希望日后能有成就。這里的“宮樣”指的是宮廷音樂的曲譜。
接著是“莫教弦管作蠻聲”,表達了作者對音樂的要求,希望王鞏不要讓弦樂器發出粗俗的聲音,而是應該演奏出高雅的音樂。這一句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王鞏的期望,希望他不要迷失自己的藝術追求。
下一句“熏衣漸嘆衙香少”,描繪了衙香稀少的情景,衙香是一種香氣,用來泛指宮廷中的香氣,表明了作者對宮廷生活的懷念和不滿。接著的“擁髻遙憐夜語清”,表達了作者對遠方的朋友王鞏夜晚清晰的言語的憐惜之情。
最后兩句“記取北歸攜過我,南江風浪雪山傾”,表達了作者對王鞏北歸的愿望,希望王鞏能帶著他一同北歸,并一同面對南江的風浪和雪山的險阻。這里的北歸指的是回到故鄉的意向,表達了作者對歸鄉的向往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藝術追求和歸鄉的向往之情,展現了蘇軾的思想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君家玉臂貫銅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wáng gǒng liù shǒu
次韻和王鞏六首
jūn jiā yù bì guàn tóng qīng, xià kè hé shí jiàn mù chéng.
君家玉臂貫銅青,下客何時見目成。
qín bǎ qiān huáng jì gōng yàng, mò jiào xián guǎn zuò mán shēng.
勤把鉛黃記宮樣,莫教弦管作蠻聲。
xūn yī jiàn tàn yá xiāng shǎo, yōng jì yáo lián yè yǔ qīng.
熏衣漸嘆衙香少,擁髻遙憐夜語清。
jì qǔ běi guī xié guò wǒ, nán jiāng fēng làng xuě shān qīng.
記取北歸攜過我,南江風浪雪山傾。
“君家玉臂貫銅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