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共吳王斗百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共吳王斗百草”全詩
若共吳王斗百草,使君未敢借驚鴻。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王忠玉游虎丘絕句三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王忠玉游虎丘絕句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舞衫歌扇轉頭空,
只有青山杳靄中。
若共吳王斗百草,
使君未敢借驚鴻。
譯文:
華麗的舞衫和歌曲扇轉動著,但是空曠的視野中只有遙遠的青山和蔚藍的天空。
如果我與吳王一起比拼吟詩,我尚未敢借用高飛的鴻鵠之姿。
詩意:
這首詩是蘇軾在王忠玉游覽虎丘時所作。詩中表達了作者的自謙和謹慎之情。舞衫和歌扇象征了世俗的娛樂和享受,而青山和杳靄則代表了高遠的境界和超脫塵世的心境。蘇軾表示自己不敢與吳王相比,不敢借用驚人的才華,表達了他對吳王的敬仰和對自己才華的謙遜。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舞衫、歌扇、青山和杳靄的對比,展示了作者對于人世間繁華和名利的淡然態度。舞衫和歌扇代表了紛繁世俗的娛樂和享受,而青山和杳靄則象征了高遠的境界和超脫塵世的心境。作者通過對比表達了對于物質和名利的淡泊態度,認為這些都是虛幻而空無的。而在面對吳王這樣的才華橫溢的人物時,蘇軾謙卑自己的才華,表示不敢與之相比,不敢借用鴻鵠之姿。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心境和對世事的看法,展示了蘇軾獨特的人生哲學和對于內心境界的追求。
“若共吳王斗百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áng zhōng yù yóu hǔ qiū jué jù sān shǒu
次韻王忠玉游虎丘絕句三首
wǔ shān gē shàn zhuǎn tóu kōng, zhǐ yǒu qīng shān yǎo ǎi zhōng.
舞衫歌扇轉頭空,只有青山杳靄中。
ruò gòng wú wáng dòu bǎi cǎo, shǐ jūn wèi gǎn jiè jīng hóng.
若共吳王斗百草,使君未敢借驚鴻。
“若共吳王斗百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